鄂州市梁子湖区区长窦小华:全力以赴防汛救灾 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康
年初以来,梁子湖区遭受多轮强降雨。区委区政府采取有力举措,精心部署,落实责任,科学抢险,扎实抓好防汛救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提前谋划,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并要求各镇(园区)、各部门严格落实汛期领导带班制度。二是区防办提前谋划,按照分级分部门的原则,调整梁子湖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单位、组成人员》、《小型水库防汛责任人》、《重点水利工程防汛责任人》等文件。明确区级领导包保防汛责任区域、点位分工。三是各镇(园区)各部门对全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摸底统计,结合实际与物料供货方签订物资保障合约,通过商储方式进一步充实应急物资准备。全区共储备块石1540立方,砂石料2.31万立方,编织袋20万条,桩木2403立方,照明设备970台,救生衣510件,救生圈385个,冲锋舟1艘。协议征用防汛装备挖掘机10台、装载机5台、推土机4台、自卸车8台、皮卡车4台、农用车8台,切实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四是建强防汛抢险队伍。按要求做实以身体素质较好的党员干部为主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整合力量,全区共组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7支共1717人,每支队伍按照要求配备抢险车辆、物资和器材。同时,通过以会代训形式,开展了1次领导干部和应急救援队伍的防汛抢险技能培训,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五是及时排查整改风险隐患。对全区堤防、涵闸、泵站、水库大坝和溢洪道、山洪灾害防御等防洪风险隐患开展了全方位排查,57处度汛安全隐患(其中泵站18处,湖港、山塘、沟渠23处,水库15处,堤防1处)汛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强化预警,有效防范应对极端强降雨。入汛以来,区防办组织气象、农业、水利、住建、交通等部门进行紧急会商15次;应急、气象部门发布发布气象预警信息18万余条,发布暴雨预警13次。一是严格落实区镇村三级领导干部包保责任。按指挥、预警、研判、响应、应急联动的救援处置流程,确保包保对象到户到人,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应转快转。二是建立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明确当气象部门发布蓝、黄、橙、红色天气预警时,坐镇指挥领导的层级和灾害信息报送流程以及应急预案启动、调度处置措施等。三是加强防范极端强降雨的叫应与回应机制。各成员单位以气象预警为信号,建立直达村组的临灾叫应机制,对乡镇(村组)基层一线责任人一般采取电话叫应或上门叫应,通过短信或微信叫应的,对象必须要有明确的回应才能形成闭环,特别是在半夜、凌晨等关键时刻发布橙色或红色强降雨预警时,包保责任人必须采取电话叫应、上门叫醒、敲铜锣、吹哨子、喊喇叭等预警方式叫应包保对象。四是利用短信平台、村村通广播面向公众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各镇各村均制作宣传警示横幅到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路口,同时进村入户加强宣传。五是针对极端强降雨可能导致的堤防决口、水库漫溢、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紧盯阻水桥梁、漫水公路、削坡建房点、明确巡查防守责任人员,险情的预警报告与信息发布,危险区域受威胁群众的转移方案与路线。做到了预警不延迟,信息不延误。六是督促工矿商贸企业加强施工工地、户外设施、电力设施等重点部位巡查防范,必要时采取停工、停课、停业、停运、断电等措施,严防人员触电或溺水的情况发生。
三、精准处置,科学开展抢险救援。汛期以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有效应对了多轮强降雨,各镇(园区)各部门参与抢险救援约1260余人次,处置山体滑坡63处,设置安全警示牌120处,转移避险群众72人次。极端强降雨过程中,区应急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受灾镇(园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一是立即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确保安全;二是开展灾情统计,摸清受灾地区救灾物资需求,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切实保障受灾群众“五有”(即: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三是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杜绝发生次生灾害;四是专题向区委、区政府汇报灾情,为灾后重建工作争取资金、政策支持;五是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开展灾害保险理赔工作,减少群众损失。
来源: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责任编辑:金晓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