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委副书记、市长查俊:谋在先干在前 以高标准保障防汛抗旱高质量
为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武穴市坚持谋在先干在前,不断压实责任,创新举措,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抗旱措施,筑牢防汛抗旱“堤坝”,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压实责任“抓在前”。为确保防汛工作组织有力、应对有序,严格落实书记、市长双指挥长指挥体系,应急管理局长、水利和湖泊局长双主任指挥体系,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和制度要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在汛前对长江、水库、武山湖、太白湖、马口湖、城区等重点防守地段成立6个防汛分指挥部,每个指挥部指挥长都由市委常委担任,21个防守责任区由市级领导负责,落实防守责任人,构建市镇村三级贯通的指挥体系和应急机制。
防范应对“干在前”。一是做好会商研判。抓实强降雨、主汛期、“节假日”“七上八下”等关键时间节点的极端强降雨防范应对,制订极端强降雨天气防汛应急处置方案,落实预警叫应、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在气象预警发布后,第一时间召集气象、水利、水文、农业、资规、住建、交通、综合执法、文旅等重点行业部门开展会商研判,调度应对。二是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的高陡边坡、重要风险防范区和重点区域的滚动巡查、排查、监测。三是重点关注遇强降雨极易发生小流域山洪区域,特别是北部山区,充分发挥已建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做好巡查、监测和预警等工作,对可能受影响区域的群众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加强城市排水管网、排涝泵站、城区河道等巡查排查,及时疏通清淤,开展应急抢排,四是重点关注湖泊水旱灾害,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关闭防洪河道沿线闸门,防止倒灌,同时,及时开启排涝设施,减少内涝影响。及时打开童司牌节制,下泄武山湖水位;调度龙坪闸排水入江,控制万丈湖中心港水位;调度马口闸自排马口湖水入江,控制马口湖水位,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
预警转移“做在前”。应急、水利、气象、水文、资规等部门紧密协作,及时发布预警,按照“叫应”制度,通过点对点电话叫应市直重点部门、各镇(街道),联合开展天气会商。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到村、到户、到人,保障基层提前实施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基层一线责任人员坚守岗位,认真履职,开展拉网式、全覆盖、24小时全天候动态排查,不留死角,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
抗击干旱“谋在前”。一是结合水库大坝类型、除险加固及病险情况,组织专家会商,对全市100座水库汛限水位进行调整,充分发挥水库调洪蓄水功能。二是针对去年遭遇伏秋冬连旱,水库、塘堰蓄水不足,印发了《关于2023年度水库蓄水保水和调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街道)、水库工程管理单位、各水厂采取清沟、挖沟、筑坝、引水渠清淤疏通等措施蓄水引水,较去年底增蓄6396万m3。同时明确了用水调度权限、调度原则,实行申报审批制,强化用水管理,全力做好抗旱准备工作。三是组织各水库工程管理单位对水库干渠进行清淤扩卡,累计清淤扩卡38处、长46.1km、清淤5.21万m3,累计放水1299万m3,灌溉14.38万亩。四是组织工作专班到蕲春县大同水库协调“引蕲济武”事宜,从大同水库引水至武穴梅川和荆竹水库,弥补水源不足,累计引水1000万m3。五是提前谋划,做好马口湖、武山湖抗旱水源储备。马口湖水位最高控制到16.98m,距设防仅差0.02m,相应湖容972万m3; 武山湖水位最高控制到16.54m,超设防0.54m,相应湖容4173万m3。
应急保障“备在前”。为有效应对梅雨期间强降雨引发险情灾情,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制度。先后组织镇街道抢险突击队、武警特警、交通清障应急分队、地质灾害抢险救援突击队、多台套挖机工程机械全部进入战时状态,同时配足配齐各种防汛物资,做到了值守到位、物资到位、应急队伍到位、救援保障到位。
来源: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责任编辑:金晓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