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农人丨我在家乡挺好的 以新科技迭代“老把式”
虽已近中午,随县塔尔山家庭农场菌菇种植基地里还是一片忙碌,菇农史桂强自农用车上将刚从冻库运来的菌棒搬到基地全自动菌菇大棚门口,然后熟练地将菌棒放到运转的传送带上,大棚里的同事们再将菌棒一一上架。
“以前完全人力往那边拉,现在用传送带,轻松多了,”史桂强笑着说,“以前一趟要两个小时才搬完,现在个把小时就能搬2、3000袋了。”
在基地冻库前,农场主李胜正和几位农户一道把冻库里的菌棒往农用车上搬。如今,有了智能化种菇设备的助力,人力成本能够节省40%左右,两个人管理30万棒,也感觉比较轻松。即便是炎热的夏天,智慧菇棚也能正常出菇。
李胜的父亲李金国是随县有名的香菇种植“老把式”,李胜从小就看着父亲天天为香菇而奔波。因此,他心中一直深埋一个梦想——让种香菇不再那么累。2015年,李胜辞去了在深圳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发展香菇产业,这一举动当时连父亲都很不理解。
“我父亲其实希望我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他觉得做生意很操心,做农业周期比较长还很累。周边的邻居也是认为,读了那么多书,还回来种香菇,不理解。”
李胜深知,做农业必须深植沃土,方能长成参天大树。回乡后,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决定先跟随父亲学习,慢慢熟悉香菇产业的各个环节。他先是利用自己在深圳工作时积累的资源,在武汉建立起自己的菌菇销售门店,打通销售渠道;之后他又回到随县,从零开始在一线种菇。
“刚回来的时候,我基本上是扎扎实实地在一线,包括制棒、生产接种、搭建老式棚子、香菇分选、销售,所有的环节我都亲身参与了。”
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发言权,李胜在种菇的过程中发现,传统大棚管理耗时耗力,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差。
“阴历十月份,因为雨下大了,我们穿着雨衣盖棚子,当时我们6个人盖了100多个小棚,花了3、4个小时,盖完棚子,整个人都淋湿,那时候已是晚上,又冷又饿。”
李胜不想成为像父亲那样只知道辛苦种菇的“老把式”,他在开始思考能否换一种方式种菌菇,让种菇不再是一件苦活儿、累活儿。
“我想规模化、设施化农业,肯定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从那时候,我们就开始了解相关的知识,包括大棚建设和品种选育,开始做准备。”李胜开始四处“取经”,寻找新式大棚和更好的种植模式。
2020年,在一次外出学习中,李胜偶然发现了一种全自动蔬菜大棚,他立刻与相关单位联系,决定将新式蔬菜大棚引进到随州种菌菇。种植香菇需要一定的光照,有适宜的温湿度要求,李胜没有直接套用种植蔬菜的大棚模式,而是把蔬菜大棚与香菇种植相结合。
2021年,在市、县、乡政府的支持下,李胜在随县塔尔山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智慧化的香菇种植大棚。
大棚管理员池巧在来基地工作之前,曾与丈夫一起在自家房前屋后种香菇,夫妻两加上父母一家人也只能顾上七八个小菇棚,每个菇棚也只有3、4000个菌棒。“以前冬天掀棚子特别费力,往上面推的时候,胳膊特别酸。”对于新式大棚的优势,池巧深有体会,“现在是机器代替人工,全部智能化了,一键启动,按一下按钮,顶棚它就自动收起来或者展开了。”
除了引进智慧化菇棚,李胜还利用在外参观的机会,学习其他地区的菌菇种植经验,并结合随州地区香菇种植模式的特性进行针对性改良,最终在湖北省农科院等相关科研单位的帮助下研发出了“春种秋栽模式”, 改善了以往管理周期长、夏季易烧菌的情况,提高了香菇的存活率。
“采用其他地区的一种栽培技术、设施,然后与本地花菇种植技术相结合,既能提高香菇种植数量,又能提高香菇质量,达到稳产增效的一种良性循环。”
掌握了制胜法宝的李胜没有“藏私”,而是积极联系随县食用菌产业协会、随县人社局等相关单位组织香菇种植技术培训,分享种植技术;同时,他积极响应随州“集中制棒,分散出菇”号召,为缺乏制棒能力的菇农提供支持。
“每年我们依托协会、农广校还有人社组织的培训,每年培训几百人。然后另外技术服务这块,每年也应该有个几千人。我们还依托华农、湖北省农科院这一块做品种选育工作,我们把菌种卖出去之后,都有配套的技术指导。”
目前,李胜的随县塔尔山家庭农场年种植香菇100万棒,每年为周边菇农加工菌棒200多万棒,基地年产值1200余万元,用工高峰期可提供八十多个就业岗位。
返乡创业八年,李胜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不仅是菌菇事业的接力棒,还有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心愿。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李胜从未后悔,而是铿锵前行。
“选择回到家乡,是因为我的家乡和我们随州香菇产业的发展,需要年轻的力量。我相信通过我们这一辈人的努力,能够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为随州香菇产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来源:湖北农村广播
编辑: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