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话记心上”大思政课|覃玉红:第一书记当“货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荆楚儿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凝聚力量展现担当,在希望的田野上筑梦、在广袤的大地上奋斗。长江云推出“总书记的话记心上”大思政课系列报道,第二场走进宜昌长阳,以“我们都是‘新农人’”为主题,展现湖北各地“新农人”们投身乡村振兴、在田间地头奋斗忙碌的风采。本期讲述第一书记当“货郎”的故事。
他肩上的担子,一头挑着为民服务的国网情怀,一头挑着一方百姓对幸福的期待。如何让山货变金宝,助力峰岩村乡村振兴,让我们一起聆听“卖货郎”覃玉红的奋斗故事!
山货出山,拼市场才是王道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覃玉红回想八年前刚到峰岩村当驻村书记时,612户2168人,人均收入不足6000元,4000元以下近800人。乡亲们“靠天喝水”“舀沟沟水”,全村没有一处水源,也没有一户有自来水。
当地乡谚云:村在边边上,路在悬崖上,屋在坎坎上,田在岩皮上。覃玉红深刻地意识到要想拔掉这里的穷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开始,覃玉红当过“募捐书记”“讨米书记”,甚至“吵架书记”。可一年下来,发现仍然是个“叮当书记”,全村的贫困状况涛声依旧。
面对现实,覃玉红意识到,“等靠要”的扶贫,只能解决一阵子温饱。只有造血式攻坚,才能一辈子富裕。思路改变出路,说干就干,面对全村农副产品销路窄,百姓变现难等问题,他决定用市场化的方法,将山内的平常货,卖成山外的稀罕物,由此从“叮当书记”变身为“货郎书记”。
文化搭台,卖货不落俗套
卖什么?怎么卖?这也成了乡亲们的疑问。有一次,村民调侃他说:“覃书记,我们这峰岩村可卖的没几个,除了夜蚊子多。”
覃玉红笑着回应:“峰岩的东西多着呢,关键是看谁来卖,怎么卖,咱们就先卖风,后卖坑,再卖皮。”
文化搭台,产业唱戏。
卖风,就是卖经过峰岩村鞭鞭风吹打的腊制品,鞭风腊肉;卖坑,就是卖村南边卧龙坑对面云雾胧照的茶叶,峰岩龙芽;卖皮,就是卖充满红军历史的当地菜皮,红军菜皮。
覃玉红认为卖货卖的就是货品背后的故事,不仅不会让人觉得有刻意宣传之嫌,还能让网友们更加了解峰岩村的文化故事。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睁眼打电话,微圈不停发,抖音每天挂,直播开通哒”,利用这些平台结合峰岩村的故事将鞭风腊肉、峰岩龙芽、红军菜皮这些土货卖出了年入百万的收入。
要想卖得好,就要找到窍。为了更好地卖出产品,覃玉红想破脑袋,写下了一万多字的广告词,其中最出名的是仿元代词人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词是这样写的:“蜂蜜,葛粉,黄花/辣椒,豇豆,苦瓜/鸡蛋,腊肉,羊胯/夕阳西下/买货人在哪呀!”发布仅一天,就卖出万余元。
与别的卖家不同,为了找到卖点,让产品形象又好记,每一种商品覃玉红都会配上几句顺口溜。比如卖鸡蛋:卖鸡又卖蛋,好货城里转,我就天天喊,再苦心里安!您若有需求,快快请举手。还配发了动感的短视频,一群母鸡在林中“个个大”叫不停,老奶奶提个篮子捡鸡蛋笑开心。这样的画面情趣盎然,令人顿生好感。
货郎直播,人气拉满点赞多
“家里腊肉卖完了没有呀?我们拍个视频再来卖一下。” 在峰岩村3组村民孙权家的腊肉薰房里,覃玉红边拍边问。
在驻村期间,覃玉红常年为村民卖鸡蛋、辣椒皮子等土特产。销售方式一是发朋友圈,二是找亲友同学熟人推销。销量小、价格低,卖得很吃力。
于是,覃玉红决定在销售上打破传统思维,紧跟网络步伐,用抖音平台尝试帮村民们卖出更多的货。
“只要在村,我天天下班后就搞直播,每天半夜二更半。”覃玉红就这样不断地拍视频运营抖音,坚持了近两年,粉丝从当初的几百个到如今的4万,传播效果好的视频播放量达60多万,吸引了大批爱心商家买土猪肉,学校、物业公司买扫把……渐渐形成固定的销售渠道。
抖音号的打理,还有很多后台工作要做。
当“客服”。由于村民们的山货均为自家生产,覃玉红的抖音不能挂小黄车。粉丝们购物在评论区留言,覃玉红要一一私信回复,联系收货地址,交流购买信息,做好台账记录。
当“收货员”兼“理货员”。粉丝下单后,覃玉红到村民家上门收货,货物拖回家,再理货和包装。覃玉红的家里,总是堆满了山货,妻子刘宗琴也成了他的理货“助理”。
当“快递小哥”。为了帮村民们节省快递费,长阳县城范围内,他利用回县城办事的机会,自己送或者让妻子刘宗琴帮忙送。出售的猪肉牛肉羊肉,为保证新鲜,覃玉红利用休息时间送到宜都、夷陵区、宜昌城区。
覃玉红对自己画像是“进村是个下力人,什么事情都要干;出村是个小贩子,什么山货都要卖;进城是个讨米佬,什么东西我都要;晚上是个睡不着,什么话都在说”。
村民们都说,“覃书记,针撬皮,葛粉卖哒卖山鸡,干菜卖哒卖洋芋,好的有老婆帮打理”,覃玉红也因此入选了中国好人榜,成了网红一时的“货郎书记”。
产销合作,乡亲共谋致富路
在覃玉红的努力下,峰岩村各类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笋。跑跑猪、茶山鸡,陈家的扫帚、刘家的皮,各类峰岩土特产,一时间成了山外的稀罕,通过电商,村民们争先恐后加入“卖宝贝”的行当。
就在村民们大力发展家庭产业的兴头上,覃玉红等一帮驻村干部再次开辟道路,用合作社模式,整合单打独斗,让全村庭院经济再提升。
很快,峰岩模式锥形已现。
为了推动产业裂变,村里走出了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的致富之路,实现了种植业向茶叶的全面转型,仅茶叶一项,人均增收1200元;引进“峰岩跑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头发展生态养殖,成功打造出了中山生态养殖第一村,实现了人均出栏6头生态猪的规模。
而整个峰岩村分工合作,分户重组;而产销之间,则由片区乡村经纪人上达电商,下联农户,对所有产品分级分类、统收统购。至此,峰岩村的庭院经济终于走上了可持续的轻轨路子。
几年时间,峰岩村村民们“住进了砖瓦房、告别了烂泥路、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舒心电”,纷纷感慨,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勤快,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对于所有的付出,覃玉红用朴实的语言回应:“我是地地道道穷山沟里出生的苦娃子,正是苦的折磨,让我的心根植了很深的农民情怀。从进村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编审|李登清
策划|孙俊
记者|万缘
视频|王晗煜 王念 陈中杰
美编|向悦 胡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