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大国重器 湖北力量|迎风向深海

长江云新闻  2023-10-01 21:44:16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探寻大国重器背后的湖北故事,今起,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系列报道《大国重器 湖北力量》。今天播出第一集《迎风向深海》,讲述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背后,在鄂央企的“追风”故事。

长江云新闻记者向秀:“这里是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塔筒底部。再过两天,它就会迎来并网发电后的首次季风季,运维人员正在抢抓窗口期,进行巡检,做足准备,只等风来。”

台湾海峡,全球三大“风口”之一,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可达300多天。全球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就矗立在这片风高浪急的海域上。

轮毂中心高152米,单支叶片长123米,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满发风速下,每年可输出超660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能够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这个海上“巨无霸”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大容量海上风机的制造和安装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要在平均水深40米的外海“站稳脚跟”,最高可抗17级台风,对风机安装是极大的考验。

距离平潭145海里的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工人们正争分夺秒,进行这台13兆瓦风机的吊装施工。

这是全国首个批量采用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项目,包括6台16兆瓦风电机组在内的28台风电机组要在2024年5月全部安装完成。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肖圣和:“半米左右的晃动,整个风机安装就会出现一个比较巨大的影响。通过吊机以及夹具自带的机械揽风的方式,相当于是一个强力的手臂的模式,保证叶片不要出现剧烈的晃动。”

历时30分钟,叶片吊升至150米的高空。超长叶片与轮毂之间的空中对位,是风机安装过程中对精密度要求最高的环节。

长江云新闻记者向秀:“我现在就在距离海平面150米高的机舱顶上,在我的手边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第一枚叶片的安装,叶片上的152枚螺栓要精准地插入轮毂的152个孔洞当中,螺栓的直径是42毫米,而孔洞的直径是45毫米,这就意味着螺栓到孔洞壁的距离误差最多不能超过1.5毫米。这么精准的操作也被施工人员称作高空中的‘穿针引线’。”

经过彻夜奋战,三支叶片如期安装完成。一大早,肖圣和再次强调施工进度。对“速度”的极致追求,已经成为他的职业习惯。7年前,中铁大桥局“跨界”海上风机安装行业,肖圣和参与了人生中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福建兴化湾风场一期工程,在6个月内,完成了国内外8家厂商14台不同型号风电机组的安装。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肖圣和:“我的对讲机都是不离身、不离手的,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4个对讲机。晚上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白噪音,如果对讲机里面声音相对来说平缓的,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催眠曲,但是如果里面是很急促的或者有些意外情况的,我就会立马醒来,然后去处理相应的问题。”

安装机型最多、单机容量最大、施工装备最强、建设速度最快……兴化湾一期项目创下了当年的多项纪录。从这里出发,中铁大桥局一步步走入国内海上风机施工第一方阵。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雷:“远处我们兴化湾一期海上风电场被誉为海上风机的‘奥林匹克’赛场,我们讲‘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当时国内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刚刚发展起来,很多风机只不过是在车间厂房下线,只有通过我们现场的验证,来证明这台机器是可行的。”

这一次“同台竞技”,金风科技脱颖而出,入驻3公里外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眼下,三峡集团和金风联合研发的16兆瓦风电机组正陆续组装下线。

福建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哲:“这就是16兆瓦里面非常关键的一个部件,主轴的轴承,其中的前轴承。轴承的径向会承载将近2000吨的载荷,在轴向会有600吨的载荷。25年的寿命期里面(轴承)会要运转1亿圈,这个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主轴轴承相当于风电机组的“心脏”,过去长期依赖进口。经过9个月联合攻关,这台外径达3.2米的主轴轴承成功下线,第一次实现了国产替代。

福建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哲:“这些关键的技术完全掌握在国外的厂家里面的时候,我们的提前订货期要长达8个月,一个是生产,一个是成本控制上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作为我国首个全产业链的海上风电产业园,从2018年落成,第二年,我国自主研发的8兆瓦、10兆瓦机组就相继下线;2022年,13兆瓦、13.6兆瓦机组两次刷新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风电机组纪录;到如今,16兆瓦机组树立起全球风电装备新标杆……短短5年,我国海上风电事业就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雷:“将来实现‘双碳’目标,我们也是坚定不移地开发海上风电资源,帮助装备制造产业更快地实现技术迭代。”

截至2022年底,三峡集团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近500万千瓦,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从风机安装到装备制造,从近海挺进深远海,中国清洁能源的湖北“军团”,正源源不断地将狂暴的海风,化为抚慰人心的万家灯火和绿色发展的澎湃动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向秀 夏晓青 宋杰 罗浩洋 通讯员 邱志强 王玲 李春兰 丁一凡 责任编辑 桂亮)

责任编辑 桂亮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