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张向东:退而不休献余热 初心不改绽新辉
扎根边远山区近60年,不畏艰苦、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殚心竭虑。退休以后担任老年党支部书记,被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他说:“退休了,但不能褪色,党员就是要时时处处率先垂范。”他就是今年81岁的恩施州畜牧局原局长、高级畜牧师张向东。
张向东近照
时间回到1965年,张向东从湖北畜牧兽医专科学校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回到老家随州,而是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恩施山区,一直在基层工作。张向东说,作为一名外乡人,自从踏上恩施这一片土地开始,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并立志要为当地畜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张向东:我觉得恩施需要我们。当时这个地方交通不方便,农村生活很苦。我就觉得我们应该在这里为恩施的人民做点贡献。当时有地方要调我们回去,我们都没去。我们就想在这里搞,一直干下去。
记者:您是从事这个畜牧兽医这一块的,您是觉得应该是农村、在山区才有您的用武之地,对吗?
张向东:恩施的山山水水、猪马牛羊,我们都很感兴趣。这里的人也好!和这里的农民打交道,感觉非常好!
1981年,嘉鱼县以优厚的待遇邀请张向东夫妇俩回嘉鱼工作,被张向东婉言谢绝。再后来,远在随州老家的父母先后离世,张向东都因为工作忙碌或者通信不畅,未能回到老家给父母送终。常年下乡、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张向东的身体多次亮起了“红灯”,妻子熊长生十分心疼。
熊长生:当时医生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书,但我还在给学生上课,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当时很紧张。但他很坚强。我心疼他,但更欣赏他。
2001年,张向东退休以后,成为恩施州老年大学摄影班的一名学员,并很快担任班长。从最初的一个班十几个人到最后的数百名学员,张向东和同学们将“摄影班”打造成老年大学的“明星班级”。
退休以后,张向东爱上了摄影
就在张向东和爱人沉静在晚年生活的幸福中时,局领导打来电话告诉张向东:恩施州正在积极申报“恩施黑猪肉”“恩施黄牛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希望张向东助力,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重返工作岗位。
张向东:我虽然退休了,局里提出来让我参加这个事儿,我也是很乐意!为什么呢?因为我比较了解。我从1965年来到这里跟猪牛“打交道”,由我来搞这个事情比较合适,也算是对这里的人民做点贡献,把“恩施黑猪肉”“恩施黄牛肉”的品牌打出去。恩施黑猪的肉富含硒,瘦肉和脂肪都混在一起,味道也好。要搞这两个产品,我就带领我们搞技术的同志一起来搞,终于把这个事情搞上去了。
时任恩施州畜牧局申报专班负责人的张妙李回忆:“张局长是我们这里的资深专家,是在这条战线上奋斗了多少年的!专业功底很深厚。当时我们这里“恩施黑猪肉”“恩施黄牛肉”地理标志申报保护,就请老专家出面、亲自参与到起草、修改、申报等相关工作中。他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工作激情很高,能力也很强,尤其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富硒”这一块,这位老同志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他是绝对的功臣之一。”
退休不褪色,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张向东
退休二十年来,张向东先后完成多项畜牧专业技术工作任务:修成30万字《恩施州畜牧兽医志》;亲自带队到四川省引进南江黄羊等良种300多只,投放到扶贫点上开展杂交改良;完成了恩施州畜牧局机关10多年的文书档案和30年会计档案的整理,精心谋划,编制完成了《恩施州百亿元畜牧产业规划》、恩施州畜牧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恩施州畜牧产业链建设与发展暨产业扶贫“十三五”规划》等编纂工作。
张向东退休不褪色、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事迹在恩施州老干部宣讲活动中获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恩施州老干部局陈茜:我们当时组织他们这些老干部开展宣讲活动,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等等,对青少年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对于青少年的成长都是积极的影响,这是在“关心下一代”方面。再就是对于老同志方面,他的影响力也很大,起到的是一种带动的作用,发挥了一种典型示范作用,带动了更多的老同志加入到党支部的活动和建设管理当中,影响到更多的老同志去发挥作用。
“退而不休献余热,初心不改绽新辉”。这几年,张向东还先后担任老年党支部书记、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等工作,先后被评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工作者、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还获得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张向东同志看来,作为一名党员,要始终坚持“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人生信念。
张向东:退休以后有的党员意志消沉,还有人不愿意参加党支部活动。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可以退休但不能褪色,所以我觉得要继续把退休了的党员发动起来。作为老年党支部,一个是做好支部的工作,为群众做出榜样。同时做好“上传下达”。党支部要团结这些退休了的党员干部职工,把他们凝聚在党支部周围,同时积极培养党支部内部的党员同志,能够加强学习,做好榜样。
采写:新闻中心记者田天
通讯员:赵欣 陈茜
编辑:孙曼莉
编审:王俊 刘雅婷 夏叶 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