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退休干部胡幼骏:基层老年教育的耕耘者

  2023-09-27 11:42:55
分享到:

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打造党建引领的建校品牌,贴近老年的教学管理品牌,亮点纷呈的校园文化品牌,服务社会的老有所为品牌,着力建设具有文化品位的和谐校园,营造宜教宜学的人文环境,彰显互动多彩的兴校特色。他就是应城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胡幼骏。

会议中的胡幼骏

退休不褪色,初心永不忘,年过八旬仍为应城市老年教育发挥余热,作出贡献,他就是胡幼骏。他从应城市政协退休后,于2001年6月任职应城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校党总支书记和市老年文体协会主席。应城市老年大学开办之初办学条件相当艰苦,胡幼骏回忆道:“办学之初,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一万元经费,办了一个班,二三十名学员,条件十分简陋。二十多年来,我主动找市委、市政府领导反应情况,要求他们到学校视察调研,帮助解决办学困难和问题,都得到了支持。把与老年大学毗邻的一栋五层办公大楼,整体划拨给学校,使校园面积增加到11000平方米,有14个专用教室和20多个文体活动室。办学经费由每年二三万元,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85万元(不含人头经费),成为县市级条件比较优越的老年大学。2023年秋季学年有50多个班,3100多名学员,已经多年做到学员入学免交学费。”    

说起当初胡幼骏办学的不易,应城市老年大学电脑班学员胡海发印象深刻。

学员胡海发

22年来,胡幼骏同志一心扑在老年大学和老年文体协会,老年大学开办时只有一万元的启动资金,办学经费十分紧张,每位老师上一节课只有3元的课时费。记得是2003年,学校要开办电子琴班,可是苦于没有资金购买电子琴,他带头将自己孙女的一台崭新的雅马哈电子琴捐赠给了学校。2007年,学校要开办图书室,他带头将自己珍藏多年的100多本书籍捐赠给了学校。胡幼骏同志的精神,他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如今的应城市老年大学跻身全国、全省老年大学先进行列,获评全国、全省老年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省先进老年大学,全国、全省示范老年大学,成为全省影响较大,办学效果较好,起到引领示范的学校,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带头作用和榜样力量。

胡幼骏为老年党员上党课

在创办老年大学过程中,胡幼骏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打造党建引领的政治建校品牌,贴近老年的教学管理品牌,亮点纷呈的校园文化品牌,服务社会的老有所为品牌,着力建设具有文化品位的和谐校园,营造宜教宜学的人文环境,彰显互动多彩的兴校特色。真正把老年学校办到群众“家门口”,给民众带来福址。胡幼骏说:”内容包括制校徽,定校花,唱校歌,树校风、教风、学风和长者风范,办校刊,建校网,拟校感召词,拍摄校专题片,组建校艺术团,开办校图书馆,建起校会史陈列馆,布置书画、摄影长廊、校园清风文化墙,推选感动校园风尚人物,寻找最好班级和最美学员。网上开办“共同的博客一一为应城发展进步进言献策”,讲好中国故事、湖北故事、孝感故事和应城故事等等二十几个具有文化品位与和谐校园氛围的品牌,营造了宜教宜学的人文环境,与老年教育特色相互辉映,搭建起老年人终身学习和展示风采的平台,大大增加了老年大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真正把老年大学办成了老年人终身学习的校园,晚年生活的乐园,温馨和谐的家园,老有所为的田园。” 

胡幼骏同志与千名师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

在老年大学工作期间,胡幼骏同志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治学,不断提升自己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带领学校一班人和广大老年教师,为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执着敬业,操心费力。他十分重视老年教育理论研究,2016年,应城市老年大学成为全省首批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二十多年来,他们撰写了380多篇文稿,200多万字,其中我亲自撰稿130多篇,近百万字。学校自编教材十余种,编印《应城老年教育文集》三册,还有诗集、书画册、博客文集等80多本。应城市老年大学还组织了多次课题研究,在全国历次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会上获得1个特等奖、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多次在全省、全国老年教育和老年体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得到领导和同行的赞扬,充分肯定了“坚持实践理论创新,走好科研兴校之路”所取得的成绩。

学员陈元亮

应城市老年大学文史班学员陈元亮,聊起胡幼骏为老年大学的付出,如数家珍。胡幼骏虽然年过八旬,退休没有褪色,至今仍然还在发挥余热。他在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的同时,还亲自撰写文章,为师生修改稿件,学校先后编印的三册《应城市老年教育文集》,都是逐字逐句的修改定稿的,我被他执着的敬业精神感动不已。

应城市委组织部老干室负责人常程

二十多年来,胡幼骏执着敬业,与时俱进,办好老年大学,得到社会认可和高度评价。对此,应城市委组织部老干室负责人常程感触颇深:

“胡幼骏同志二十年如一日发挥银铃余热,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因需施教,为基层老年教育拓荒播种,躬耕一线。八十岁高龄依然到乡镇和村社区指导老年教育和文体工作,风雨无阻,老骥伏枥,以初心、恒心、匠心,带领应城市老年大学走过了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不平凡历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老干部工作者,我们将继续以胡幼骏同志为榜样,用创新谋求发展,以实干笃力前行,持续打造老年教育亮点品牌,保障好老同志的幸福晚年。” 

采写:新闻中心记者王建

通讯员:赵欣 常程

编辑:孙曼莉

编审:王俊 刘雅婷 夏叶 邹丹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