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退休干部郭景云:将红色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心中

  2023-09-27 11:42:49
分享到:

一家三代16人,有12名共产党员。这是一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最骄傲的事;23年,宣讲500多场,听众达8万多人次。这是87岁老干部最执着的坚持。他用言传身教将好家风传递给子孙后代,他用红色故事将爱国主义的火种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他就是荆州市人社局退休老干部郭景云

荆州市人社局退休老干部郭景云

“这辈子我最骄傲的事,就是我们一家三代16人,有12名共产党员!”郭景云说,他这一辈子最挂心的就是年轻一辈能否把党的信仰和精神传承下去。

1936年,郭景云出生在湖北武汉。4岁时,父亲郭玉华在抗日战争中不幸牺牲,母亲婉拒抚恤金,带着幼子回到老家。艰苦的生活环境塑造了郭景云坚毅的品质,他17岁入党,先后在7个行业工作,获得过工作单位、行业系统、市级、省级、国家级表彰数十次。党的教导和培养让他时刻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解放之后我的生活才慢慢好起来,直到今天这样幸福美满。我深深体会到,这是因为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还有我们革命先烈无私的奉献。我想用我的讲述,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们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郭景云说。

郭景云为小学生们讲党史

郭景云始终牢记先辈们“爱党、为党”的红色革命精神,更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追求和信仰深深根植到儿孙们心中。在郭景云家,家风传承无需刻意灌输,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翻开郭景云家三代人的简历,记者发现,家庭成员多是各自单位的骨干,都获得过表彰。

受父亲影响,读书这个习惯伴随着郭海鸥一生

郭景云的三儿子郭海鸥回忆道:“从小父亲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我们几个子女都是规规矩矩做人。每次我们单位发专题学习和主题教育方面的资料,我都找单位要两套,一套我自己看,一套给我父亲看。父亲十分欢喜,说这是精神食粮。”郭海鸥说,受父亲影响,他现在依然坚持每个月看六七本书,并将父亲的教导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我对孩子也是这么要求的,我儿子现在美国斯坦福读博士后,他也觉得爷爷是我们家里的榜样!”郭海鸥说。

 受爷爷影响,郭书廷在教师岗位上奉献光和热

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从1979年长子入党到第3个孙辈入党,郭景云家除了他和老伴曾端娥第一代党员,已发展到第二代有4名党员、第三代有6名党员。说起对爷爷最深刻的印象,孙女郭书廷说:“从小到大我对爷爷十分敬畏,在我的印象中,爷爷从未停止过学习,哪怕现在退休了他还依然坚持读书看报!他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定深深影响着我。”郭书廷大学毕业后,考入珠海市第一中学教英语,并担任班主任。工作10年来,郭书廷用勤恳敬业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肯定,多次被当地教育部门、学校评为“优秀教师”。郭书廷说,爷爷爱学习、讲奉献的精神让她深受触动,她要向爷爷学习,在教书育人这样一项神圣的事业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郭景云和孩子们在一起

1996年,时任荆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荆州市人事局局长的郭景云退休了。一位企业老总向他发出工作邀请,面对高薪,他断然拒绝,选择义务宣讲延安精神,经过了4年的扎实学习和知识储备,他站到了宣讲台上,这一讲就是23年!“我退休的时候,有一家企业请我去当顾问,每月给我5000块钱的工资,虽然很有吸引力,但我义无反顾选择了义务宣讲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我认为这才是我接下来该做的事。”   

义务宣讲延安精神,郭景云有“四不”规矩:不接、不送、不吃、不收。近的地方,老人走路去,说“锻炼身体”;远的地方,就乘公交车,称“接地气”。遇上实在推辞不掉的讲课费,他就作特殊党费交了,或捐赠给困难学子。郭景云说:“原来,我基本上一年有10多场,甚至到20场宣讲,现在,每年大概有10场左右。”

郭景云在学校为师生做宣讲

一年十多场宣讲,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精神抖擞、话语铿锵,他用风趣的语言给师生们带来一场又一场红色文化的精神盛宴。看到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结束时还意犹未尽,郭景云十分开心和满足。“有一次我应邀到东方红中学给500多名师生讲党课,出场时自发起立给我鼓掌15分钟,中途7次热烈鼓掌。结束后,有人说没听够还想听,有人找我要学习笔记本,还有人拉着我合影留念。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最好的奖赏。”郭景云说。

 少先队员代表向郭爷爷表达敬意与感谢

为了将每一次课讲好,郭景云坚持每天看书读报、做笔记。郭海鸥说,父亲在宣讲这件事上尤其认真。他的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令自己十分敬佩。“他每天上午读书看报,几十年如一日,很有恒心。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书籍他钻研得很深,读了好多遍,记号都打了好几遍,现在这个书籍已经翻得有点破旧了。每一次备课,他都要反复推敲,反复打磨。有时凌晨两三点钟突想到一个什么内容,他就立马起来补充修改。” 

子女们担心父亲的身体,经常劝他不要这么劳累,让他享享清福。郭海鸥说:“他做宣讲工作还是冲破了很多阻力的,我们怕他身体吃不消,有时候也反对他,但是他一直说‘这是我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我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郭景云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红色故事

郭景云用一个个红色故事,点亮了孩子们爱国主义的火种,激活了孩子们的自信源泉,让爱国情怀相伴终身。“红色基因要在我们少年儿童中生根发芽,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的国家才能够越来越强盛,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这23年的宣讲生活不仅是我对社会的贡献,对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大有好处的。现在我感到我一天不看报、不读书、不宣讲,就感觉缺点什么。我觉得越讲越有劲,越讲越想讲!”郭景云坚定地说。

采写:新闻中心记者邹丹

通讯员:赵欣 邬和静

编辑:孙曼莉

审核:王俊 刘雅婷 夏叶 邹丹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