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传承|匠心绝活———走近武汉非遗传承人

  2016-09-13 14:26:35
分享到:
  近日,武汉市13个非遗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这些项目均具有百年以上传承历史,地域特色鲜明,影响深远。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传承背后的故事。
武图古籍修复
 7000余册善本重拾青春
 
        让一个人重回青春很难,而让一本古籍重回青春,在武汉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看来,并不难。
        5日,52岁的贺琳坐在书桌前,静静修补明代善本《幔亭集》。在这张书桌前,她坐了30年,修过的古书无数。
        武汉图书馆古籍修复源于我国南派修复技艺,手法细腻,补纸考究。上世纪,南派传人黄怀觉收赵嘉福为徒,赵嘉福成为建国后第一批古籍修复人才。1986年,武汉图书馆派贺琳到上海拜赵嘉福为师,全面学习古籍修复。
        贺琳说,古籍修复有近20道工序,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配纸和书叶去污。修复人员要非常了解古纸特点,补纸与原书尽量相同,与书叶的镶粘部位以毫米计算。经她修复的《宋史》,肉眼几乎看不出修过的痕迹。书叶去污则考验修复人员细腻手法,污迹较轻,用毛笔尖蘸热水在污垢处轻轻刷洗,力道很关键,否则纸易破;污迹较重,需用开水冲洗,用木棍挤压,如此反复,直至清洗干净。
        最复杂的步骤则是对曾经修复过的古籍进行再修复,需要将曾经补过的纸一点点揭离开来。
        这些高难度动作,贺琳做起来又轻又快。经过精心地托纸、补缺、压平、反复锤打等工序后,这些古籍便重新焕发活力。
        武汉图书馆馆藏古书以清代居多,有少量明代版本。明万历监本《五代史》书叶脆化严重,翻动时极易破碎;明代刻本《中说》历经岁月,纸质变薄易破……这些古籍都极其考验修复人员的技术。“修古书最要心静,要能坐得住,工作不能赶。”贺琳说,她常常为修一本书花两三个月,早已不觉得枯燥,急性子也被磨得慢了起来。
        同事彭玉华性格外向,刚开始修书时,只觉得脏、灰大。“那些老书积了多年灰尘,要戴口罩才能翻开。”彭玉华因此得了鼻炎,也曾放弃过,后来缺人手,只得忍住鼻炎发作时的难受,重回岗位。
        入门4年的杨明丽说,古籍修复看似相同,实则每本书的情况不同,要动脑筋。因气候湿润,武汉地区所藏古籍易受潮长霉,虫蛀严重。“我常常补了半天,抬头对着阳光一看,怎么还有一个小洞?”
        30年来,武汉图书馆共派出6名人员学习古籍修复,如今有3人调离,累计修复古籍善本7000余册,其中不乏《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这样的传世珍本。“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但书的生命可以长达几百年。”贺琳说,延续一本古籍的生命,让后人能深入研究和传承,这是多么自豪的事!
        不过,现代社会节奏飞快,愿意学习这项古老技艺的年轻人太少,年轻馆员中只有杨明丽1人加入古籍修复队伍。眼看要退休了,贺琳最担心后继乏人。
武汉非遗专家熊朝锏点评:
        武汉拥有中国四大书局之一的湖北官书局,悠远的文化、兴盛的书业,为古籍修复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武汉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高超的技艺,为拯救湖北地区珍贵古籍做出了突出贡献。
老四知堂郑氏正骨疗法
 疗骨传奇至今仍在传说
 
        在影视作品中,黄飞鸿开武馆,也行医,能治各类跌打损伤。其实在武汉,也有这样的接骨大师。
        3日上午,是老四知堂第三代传人郑胜利的坐诊时间,郑氏中医骨科医院里坐满了求医问药的患者。
        半月前,邹建华不小心左手腕骨折,疼得直叫唤。当时,郑胜利摸了摸断骨处,利用手法整复,几秒钟后,她感到手腕处微微振了一下,疼痛立刻减轻。随后,打上树脂夹板,领了几贴万应伤疡膏,她就回家了。“你看,现在手指可以轻微活动了。”邹建华说,不光费用便宜,包扎轻便,人也没受罪。
        19世纪末,少林寺名医杨占魁在郑州以老四知堂挂牌,1920年来到汉口的八元里(现六渡桥),坐堂行医,专攻接骨正骨,整复手法独特,辅以祖传的万应伤疡膏,名扬江城。第二代传人郑顺卿蒙师于姨父杨占魁,继承了老四知堂堂号,1953年创办硚口中西联合诊所。
        “老武汉人都晓得老四知堂。”家住宝丰路的胡胜阳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请郑顺卿来家中看病,不收上门费,而且请过一次后,郑医生会定期回访,直至病愈。梁女士说,家里几代人都找郑家看病。“我妈妈两次腿部骨折都是来这里看好的,前几年爬崂山,比年轻人腿脚还灵便。”
        治疗骨折,老四知堂有独门秘诀。他们专门研制出塑形夹板,夹板取竹片打磨制作,通过加热塑形,使夹板符合人体自然曲线,然后用绷带包扎。
        最神奇的莫过于手法整复,即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采用回旋、推压、提端、震揉等手法使骨折复位。郑胜利说,整复术的关键在于心灵手巧,手一摸,便知骨头断了还是脱位,再用巧劲恰到好处地复位,而这股子巧劲必须有功夫打底。郑胜利从小随父亲习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而今传艺授徒,徒弟王振阳、沈阳等人也常练太极拳,医武同修。
        老四知堂不仅疗骨如神,更是十分体谅患者。第四代传人郑毅说,爷爷当年看病,从来不坐病人请的黄包车,坚持要把钱留给病人买补品;父亲坚持不做广告,因为中医微利,而广告费用过高。
        如今,知晓中医正骨疗效的人越来越少,肯吃苦研学的人更少。郑胜利说,学这门手艺得练功夫,即使学出来了,收入也没有西医高,今后能否传承下去还是个问题。
        家住常码头的胡庆和非常希望老四知堂能发扬光大。他曾患双股骨头坏死,三级残废,跑遍大医院,得出的治疗结论都是股骨头置换,手术费用20万元。胡庆和找到郑胜利,通过外敷内服,一年过去,胡庆和疼痛减轻大半,走路也轻便起来。“价格便宜,骨头也还是自己的,是那个事!”胡庆和说。
武汉非遗专家熊朝锏点评:
        老四知堂郑氏骨科整复术有别于西医的手术治疗,费用低、周期短、效果好,深受百姓喜爱。随着武汉有名望的中医骨科堂号相继消失,老四知堂的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武汉杖头木偶戏
 舞台上活灵活现的精灵
 
        5日,武汉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演员胡涛、李艳正在刻苦排练,为下乡演出做准备。每一次演出,他们都格外珍惜,因为这是向人们推广木偶剧的绝佳机会。
        很多人听到木偶戏的第一反应是意外:武汉还有人演木偶剧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木偶戏在武汉源远流长。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便有木偶剧艺人在汉口后湖一带卖艺。1919年前后,常有外来木偶戏班在民众乐园演出。1953年,由汪小海等7人组成武汉市地方曲艺队木偶组。1972年,国营武汉市说唱团木偶队成立。1978年,该队改为武汉市木偶剧团,全团60人。
        全国各地都有木偶戏,流行于武汉的是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和两根手杆进行表演。好的木偶表演者,不仅会熟练操作木偶,还要会跳各类民族舞、唱各流派戏曲。“在表演时,人偶合一,只有你会唱会跳,手中的木偶才能活起来,进而打动观众。”武汉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赖毅说。
        1983年,16岁的赖毅考入武汉市艺术学校木偶班。那时的木偶有七八斤重,练功一举就是半小时,冬天最苦,手都冻僵了还要坚持。有时演出,甚至手磨掉几层皮,缠着纱布上场。“当你注入心血,木偶就成了你。”赖毅说,练着练着,有人觉得和手中的木偶越长越像。
        上世纪90年代初是武汉木偶剧团鼎盛时期,曾在全国木偶金狮奖评比中斩获7项大奖。剧团首创“长袖舞”的表演形式,灵动飘逸,细腻传神,被全国同行争相模仿。
        可惜好景不长。接踵而来的剧团改制、市场变迁,让木偶戏渐渐被边缘化。1998年,赖毅远赴北京,在中国木偶艺术剧团演出十年。期间,武汉杖头木偶日渐式微,主力演员胡涛差点改行。2008年,赖毅决定回汉。当年,团队排出新剧《睡美人》,远赴韩国演出,大受好评。
        今年初,木偶剧团再排大戏《罗汉传奇》。李艳的朋友现场看后惊呼,演技、灯光、舞美和音乐都是一流!然而,市场反响却不叫座。
        和辉煌时期的60人团队相比,现今只有10名演员,而且缺专职导演、制作木偶的艺人。“木偶走进了我们心中,再也放不下了。”胡涛说,为了演木偶戏,走南闯北吃了很多苦,但为了心中那份热爱,依旧会坚持下去。李艳说,木偶戏演员收入很低,这些年来都是靠家人支撑。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让木偶戏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了解木偶戏,喜欢木偶戏。
武汉非遗专家熊朝锏点评:
        武汉杖头木偶是我国木偶戏的重要分支,曾出访多个国家,以精湛的技艺传播中华文化。同时,它已融入武汉的民风民俗,巧妙借鉴京剧、汉剧、楚剧等艺术形式,木偶服饰借用汉绣技法,独具一格。
苏恒泰油纸伞
百年前的明珠重放光彩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是戴望舒《雨巷》中的名句。时光荏苒,人们不再撑着油纸伞,可匠人们仍将这份技艺默默传承着。
        老汉口的苏恒泰油纸伞创始于1864年,是湖北最著名、唯一流传至今的油纸伞制作技艺。第一代传人苏文受先生,将湖南伞的牢固、湖北伞的抗风、江浙伞的式样有机融合,在汉正街开店。“恒泰”喻意长久安康,既指产品结实耐用,又指能护佑顾客通达四方,安全无虞。
        苏恒泰油纸伞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30多道工序,耗时40多个昼夜。以毛竹制作伞骨,细木杆制作伞杆,承接伞骨的伞葫芦则以密度高的木材制成,伞骨上面覆以优质皮纸,皮纸上涂刷3至6次特制桐油,伞制成后坚实耐用,易于携带。当年,在汉川、钟祥一带,凡有闺女出嫁,必定购苏恒泰的红面、蓝面油纸伞各一把,取其谐音“有子孙”,祈愿添丁进口、家族繁茂。
        苏恒泰油纸伞于1908年、1928年两次参加全国工商业博览会,分获金奖和第一名。《近代中国实业通志》记载,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恒泰油纸伞平均每年出口1.5万把,销往日本、新加坡等国。
        第三代传人苏荫泉于1916年接手经营,解放后经历公私合营,苏恒泰逐渐停产。第五代传人苏纯记得,小时候家境窘困,仍留有制伞的零部件,但无人提及苏恒泰历史。2003年,苏恒泰位于汉正街的老店被拆,父亲苏行康嘱咐苏纯三兄弟,要把这份家族技艺继承发扬下去。
        但在当时,能掌握传统技艺、制出能用的油纸伞的艺人寥寥无几。苏纯和弟弟苏雷、苏峰奔赴山东、浙江、云南等地寻访,依据老匠人描述,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抢救性还原了失传半世纪的旧法制伞工艺。2011年,武汉市苏恒泰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三兄弟每年投入10万余元。2013年,苏恒泰被认定为“武汉老字号”,2014年成为“武汉礼物”,被赠予外国领导人。“我们重振了苏恒泰,但因为资金和能力有限,未能经营推广。”苏纯说,虽然克服困难恢复制作,又努力开发新产品,但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目前,公司年产量不到100把,今年仅销售40余把。油纸伞做工繁复,无法机械化量产,对于都市人来说,这种伞实用价值不高,只能作为艺术品收藏。“人们不再用油纸伞了,但我们仍希望能传承苏恒泰精湛、诚恳、可靠的工匠精神。”
武汉非遗专家熊朝锏点评:
        苏恒泰伞店已有150余年历史,是武汉开埠以来最悠久的店铺之一,是民族手工业一颗耀眼的明珠。苏氏家族代代相传,这种专注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 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