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襄阳宜城:农技专家田间“把脉问诊” 助力“稻虾共养”

长江云新闻  2023-09-05 21:06:09
分享到:

当下正值水稻进入成熟期,9月4日,记者在襄阳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的稻虾共养基地看到,水稻长势喜人,一片丰收在望景象。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深入到“稻虾共养”水稻田里“把脉问诊”,指导种粮大户潘晓军开展田间管理。

潘晓军的千亩稻虾共养基地,水稻成熟期要比常态水稻晚一个月左右,病虫害防治还要注意药剂对小龙虾的影响。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主动上门帮他查看水稻生长和病虫害防治情况,开出了稻田用水、适当施肥、施药的“药方”。

“稻虾共养水稻田田间管理非常特殊,为了降低田面温度,通常需要往田中加水,晚上需要排水,稻田水位控制在3-20厘米左右。”宜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吴运明说:“用药用肥的时候注意要考虑药剂对小龙虾的影响,一般可选择以复合肥为主,防止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一般选用井冈霉素、三环唑等药剂,防止虫害建议选用苏云景杆菌、吡蚜酮、苦参碱等。”

一田两用,一水双收。谈到稻虾共养,潘晓军高兴地说,是农业农村局的专家送技术上门保证了他的收益,每亩田能多收100多元。看到虾稻共养的良好发展前景,村里的年轻人决定跟他一起搞。

农户潘晓峰说:“养大虾利润比较可观,我把我那个100多亩田拿出来了,跟他共同在搞,每年分红十几万块钱。”

目前,宜城市的稻虾共养面积达到3万多亩,养殖户发展到200多户,合作社30多家,综合收益2.39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晓雨 通讯员 钟军 吴运明 赵树娟 责任编辑 洪昕)

责任编辑 洪昕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