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IP养成记 | 来凤藤茶:小叶子托起大产业
今天(9月1日),首届国际藤茶大会在恩施州来凤县召开。作为我国藤茶的三大主产区之一,来凤凭借对野生藤茶的有效保护,破解藤茶规模化种植难题,形成独特的制作技艺。
大会现场,来凤县被授予“中国藤茶之乡“称号,不少外籍客商纷纷签下大单。
斯里兰卡采购商奥纳达·拉尼尔·库拉赛卡拉:“我们最初计划签约3000万元合同,我们希望把这种茶推向高端市场。”
藤茶,富含17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其中黄酮含量超过20%,是目前发现黄酮、自然硒元素含量最高的植物,远高于绿茶和其他茶类,有增强免疫力,降糖、降压、降脂的功效。2000年以前,来凤县野生藤茶资源超过18万亩,家家户户都上山采茶。
恩施来凤县大河镇两河口村村民黄梅玉:“在大山里面去找这种东西,一天可以卖几百块钱,都不愁卖,只愁在山上采不到。”
恩施来凤县藤茶产业发展局特聘专家向班贵:“按照我们当时藤茶采摘的规模和速度,大概5年以后可以说藤茶就从我们来凤土地上绝迹了。”
如何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来凤一方面通过立法设立野生藤茶保护区,禁止开采;一方面在全国率先尝试藤茶仿野生栽培。5年下来,到2005年,来凤藤茶种植面积达到一万多亩,大大小小的藤茶加工企业超过20家。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制茶标准不统一,藤茶品质参差不齐。
湖北小稀藤茶业有限公司制茶师姚茂文:“你讲你的好,他讲他的好,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
为了统一制茶工艺,打响来凤藤茶品牌,来凤将全县三十多名民间制茶大师聚集起来,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上万次实验,最终形成来凤藤茶外形“雪白如霜”的独特标志。
来凤藤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永胜:“温度是在45度左右,发酵时长是6个小时,水分控制在70%,让它把二氢杨梅素表现出来,它容易充分地溶解。”
如今,来凤藤茶已经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面积达到8.63万亩,拥有4大系列69个产品,年产值12亿元。来凤还成立了全国首个藤茶研究机构,拿出了1000多万元的技改资金,延长产业链条。
湖北酉凤来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艺琼:“主要针对女性做了一个喷雾,另外我们也有做化妆品、面膜这一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卖出了8万多元。”
恩施来凤县委书记李伟:“聚焦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定位,推动藤茶产业从种植端到销售端一体化,全链化发展。”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王戎 来凤台 文亮 邓浩 责任编辑 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