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宜昌长阳:只此青绿 幸福山乡

长江云新闻  2023-08-20 10:16:47
分享到:

浩浩碧水,朗朗晴空。初秋八月,走进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所见之处皆是绿。

从绿起来到美起来,这份答卷的背后,源于当地对生态环境的精心呵护。

8月16日早上八点钟不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建设环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凌佳丽、李强华和往常一样从单位出发,徒步穿梭于全镇各村河沟山林之中,检查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情况,查看畜禽养殖粪污是否处理排放。

资丘镇淋湘溪村紧邻集镇,十多年前,集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就建在村里一处山崖下,由于处理设备受限,垃圾处理流程简单带来的环境污染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以前每逢夏季,方圆500米内乌鸦满天飞,不仅毁了庄稼还臭气熏天,根本就不敢靠近这个地方。”村民田孟桥说。“每天要安排一名干部负责喷洒消毒液、放药灭害。”受够了环境污染之苦的淋湘溪村党支部书记田江华告诉记者。

这座垃圾处理厂也因此上了环保整改清单,资丘镇党委、政府照单全收,在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下,将露天垃圾场全面整改复绿并投资300余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全镇20个村(居)的垃圾,统一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集中处置,还当地一方净土。

与此同时,采取污染防治日常预警、环保整改同步监督、执法监管全面覆盖有效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现在都是安排专人,将每家每户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起来送到镇里的垃圾中转站,再经过压缩后转运到县里进行处理的。”谈及垃圾处理的变化,资丘镇淋湘溪村党支部书记田江华十分欣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塑和改变人民群众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必不可少。理念提升激发内生动力,制度安排提供外部约束。为此,资丘镇先后制定了《资丘镇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资丘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评细则》等文件,采用月考核、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压实村内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责任。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每月进行环境卫生检查,检查结果与考核挂钩,在资丘镇已成常态。

“我们村就是因为主干道垃圾清运不及时被扣分了。”资丘镇泉水湾村保洁员田某表示,下个月争取把扣的分挣回来。同样被扣分的还有因为整改不彻底、容器未保持干净整洁、垃圾外溢等现象。

同样,资丘镇还保持“零容忍、不容错”的高压态势,对集镇污水排放、农村粪污直排、秸秆焚烧等行为坚决说“不”、严厉查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心所盼,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2020年投资1600余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2022年投资800多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和人工湿地26处;全镇改建粪污分流厕所4582间;督导95家畜禽养殖厂完成整改;2023年继续投资900万元用于集镇污水治理系统提质增效;发放秸秆焚烧宣传资料10000份,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资丘坚决守牢环保底线的决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只有呼吁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才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人大主席李顺国表示。

秋风习习,鸟鸣啾啾,薄雾缥缈在江面,如梦如幻亦如诗……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美美与共,如今的山乡资丘,环境更整洁了,居住起来更舒适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来源:长阳融媒体中心 记者田亚敏 通讯员黄文胜 赵雨荻 雷丹 责任编辑 严泉泉)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