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雪域少年》展现格萨尔王传奇故事
⬆️点击观看动画电影《雪域少年》预告片
8月14日下午,“英雄的城市”武汉迎来了传奇英雄——格萨尔王。以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格萨尔王传》为灵感创作的国产动画电影《雪域少年》在武商梦时代摩尔电影城举行湖北首映礼。

动画电影《雪域少年》湖北首映礼现场
该片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湖北省电影局指导,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定于本周六(8月19日)在全国公映。

动画电影《雪域少年》海报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迄今演唱篇幅最长的史诗,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此次动画电影《雪域少年》的改编,在尊重传统史诗的基础上,首次使用动画电影的方式,将格萨尔的故事用绚丽的色彩呈现出来,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雪域少年》讲述了少年时期的雄狮国王格萨尔以大无畏的精神团结各部族共同抵抗魔族入侵、建立新家园,并最终成长为一代传奇的故事。影片以青春活泼的新形象,开启了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新篇章,彰显出中华少年英雄的魅力本色,生动反映了中华少年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对幸福与和平的向往。按照三部曲的创作规划,该创作团队还将拍摄格萨尔王的青年到壮年、老年及其功绩的两部影片。
影片导演路奇、总制片人孟凡耀、编剧路武楠、制片人亓子愉现身首映礼并在之后接受了记者专访。

(从左至右)主持人邱子玲、总制片人孟凡耀、
导演路奇、制片人亓子愉、编剧路武楠
导演路奇回顾拍摄初衷,他说36年前,自己曾到西藏拍摄一部电影,走访了当地很多地方,在四川德格,看到一个唐卡,被告知是萨格尔王,当时很是震撼,便埋下了要把萨格尔王的故事搬上银幕的种子。“希望这部展现少年格萨尔英勇坚韧的诚心之作,能够将中华少年惩恶扬善、自强不息的美好品质鲜活地呈现到每一位观众面前,在青少年心中种下英雄的种子,为他们带来善良、勇敢、向上的力量,陪伴他们一路成长。”
“动画片也是美术片,美术片要有美术风格作基础,《雪域少年》采用了唐卡的线条与色彩,制作难度非常大。”路奇说,“但这些难度都能克服,影片能否让观众喜欢、能否通过影片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这才是最重要的。”

动画电影《雪域少年》部分画面
总制片人孟凡耀表示,为呈现出史诗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主创团队历经四年潜心制作、精心打磨,先后奔赴拉萨和格萨尔王的家乡——四川德格,与许多研究格萨尔王的专家学者、传唱艺人一一座谈,在当地采风并汲取灵感,电影里从器物的纹饰、服装的纹理再到头饰,都来源于西藏民众的日常生活,影片中的一山一水一木都有藏区特色。
⬆️点击观看动画电影《雪域少年》的主题曲《珠牧之歌》
配乐是电影除画面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故事讲述、情绪带动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制片人亓子愉、编剧路武楠介绍,动画电影《雪域少年》在音乐创作上既有传承也有突破。首先,为了突出地域特色,负责画面配乐工作的作曲家李杰采用了大量的藏族音乐元素和乐器进行呈现,并结合动画电影本身的调性做了一些个性化的改编。为了尊重现实,他们还远赴格萨尔王的故乡请目前年龄最大、最权威的说唱艺人阿尼老人,为影片演唱了四段原生态的《格萨尔王传》。影片的主题曲《珠牧之歌》则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词作家易茗和编曲赵麟共同创作,由青年歌手谭维维进行演唱,在传统藏族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格萨尔王传》的说唱曲调与西藏的宫调式音乐,于空灵苍茫之中更显高贵典雅。

参加《雪域少年》首映礼的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一小学的师生们
首映礼上,湖北省援藏干部、在汉西藏学生、武汉学生代表一同观看了影片。影片在歌颂英雄、展示西藏地域和人文特色的同时,用动画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为《格萨尔王传》这部史诗的大众化普及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有学生在观影后表示,影片特色鲜明、故事情节紧凑、语言轻松灵活,既彰显了锲而不舍的英雄主义精神,又让大家更加珍视亲情、敬畏自然,有很好的娱乐和教育意义。
记者:刘晓丽
通讯员:丁一梅
编辑:陈琬玉
审稿:王汉斌 赵延琦
监制:余笑忠 荣江涛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