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先行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襄阳:从旅游“过境地”到“目的地”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加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讲好新时代长江故事,让长江优秀历史文化“活起来”。近年来,襄阳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夜幕降临,襄阳唐城景区灯火璀璨,“百戏倾城”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在这里开锣,欣赏戏曲的同时,游客还能穿上国风戏服、互动“一曲梨园”。
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馆长襄阳籍中国知名戏曲传承人刘冰:“通过原创豫剧《夫人城》这段经典的故事,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能感受到穿越千年的传奇往事。”
这场线下加线上的演出,为景区吸引了1.5万游客,抖音观看人数超过1600多万。以唐城景区、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为代表的几大著名景区,通过将非遗民俗、旅游商业与夜游演艺有机结合,打造原创乐园IP,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文旅消费生态圈。
武汉游客金兀全:“这边烟花秀很震撼,很漂亮。”
为使襄阳加速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襄阳已出台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进文化赋能工程、文旅产业延链工程等7大重点工程。
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袁晓宁:“做强文化优势、做大产业市场、做优公共服务、做好宣传营销,努力构建‘主客共享 近悦远来’的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奋力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襄阳逐步收回文物和历史建筑的经营权统一管理,对古城墙等文物进行数字化建档及高精度数字建模,目前已取得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响当当的招牌。古隆中景区擦亮三国文化名片,近几年累计投资16亿元,打造集自然、人文、文艺展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成功创建襄阳首个国家5A级景区。
襄阳隆中文化园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锋:“先后策划了‘寻梦三国’‘诸葛亮大婚’‘智圣迎武圣’沉浸式演绎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去年,襄阳共拨付贴息帮扶资金2930万元,兑付A级景区、星级饭店、十大旅行社补贴、星级农家乐等各类奖励超千万元。今年上半年,襄阳累计签约文旅项目65个,签约金额512.41亿元。到2024年,旅游接待人次超过80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襄阳正朝着这个“小目标”,奋力迈进。
(长江云新闻记者 甘泉 李晓雨 襄阳台 刘春梅 施秋阳 杨襄宜 通讯员 向长海 孙可欣 黄文 何梦琴 责任编辑 徐诗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