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建功先行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千里荆江 与水共舞

长江云新闻  2023-08-09 19:06:27
分享到:


打开荆州地图,483千米的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全境,占湖北长江干线近一半,如何将内河航运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荆州,一路溯江而行,进港口、看码头、访园区,感受荆州多式联运新机遇。

炎炎夏日,在荆州煤港码头,大型机械设备正在进行煤炭铁水转运,2小时后,这艘货船将启航出发,把原料运输到目的地。

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召营:“这种物流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以江浙市场为例,一吨的物流成本至少在150块钱的差值,我们一年的煤炭需求量是400万吨。”

差价,源于运输模式的改变。湖北,每年煤炭需求量约1亿吨,近九成来自外购。过去,这些煤炭,沿用“海进江”的模式,从北方产煤省份运到海港,通过海轮进入长江,至少得半个月。如今,位于江陵的荆州煤炭储配基地,与北煤南运大通道浩吉铁路专用线无缝衔接,货物从北方通过铁路到达江陵仅需1天,再通过铁水联运运出,最多2天。

湖北江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唐小芳:“依托23公里优质长江岸线,规划各类泊位47个,可实现与基地铁路专用线,无缝衔接浩吉铁路,沿线煤炭1天就可到达荆州基地,与通过‘海进江’运抵荆州相比每吨运费低10至40元。”

依托长江铁水联运的区位优势,货品集散从煤炭、铁矿石扩大到钢铁、化肥、粮食等大宗商品,荆州正成为中部地区原材料加工、产品低物流成本配送的重要枢纽。瞄准多重要素保障,20多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布局荆江两岸。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化工企业华鲁恒升,总投资460亿元的项目一期,正冲刺月底投产。

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召营:“一期的话,100万吨的尿素,80万吨的醋酸,水资源、物流成本成本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做强水文章,靠港口,也靠园区。在荆州另一端,松滋市按照“前港后园“模式规划布局,26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园,距车阳河港不到5公里,吸引了80个项目入驻,投资超过450亿元。眼下,总投资110亿元的史丹利新能源一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将于10月投产。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照顺:“每年进出的吞吐量在400万吨,按10元一吨的节省的费用也要4000万元以上,周边四个工业园区产业协调性比较好,在配套资源上,包括专业技术工人招聘上和合作伙伴选择上都有很好的优势。”

依托车阳河港发展起来的松滋经开区,先后引进签约落户项目216家,年产值300亿元。眼下,松滋车阳河港还加速打通焦柳铁路至港口的“最后一公里”,建成通车后,将惠及宜都、松滋两地园区近400家企业,每年可降低成本近6亿元。

荆州港车阳河港务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张劲槐:“通过焦柳铁路,更多的货物可以来港集并,可以打开西部通道、中部通道。”

铁水联运、港城联动,2022年,荆州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108.2亿元,工业投资增长53.6%、居湖北省第一。眼下,荆州正全面提升港口功能,推进临港产业集群化、口岸功能多元化,全力打造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构筑内陆开放新“沿海”。

荆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梁世兴:“规划布局项目45个,总投资795.5亿元,谋划形成‘一带、两廊、三枢纽、多节点’的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空间格局,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发展现代临港产业,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杜瑞雪 温少海 何进 陈芳芳 荆州台 江陵台 松滋台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