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松滋:家住白云边 铁水联运忙
北纬30°,荆楚腹地,武陵山脉与江汉平原在长江邂逅。松滋,正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处洞庭首口,扼湘鄂门户。公元759年,李白挥毫吟诵这座城:“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洈水白云边,乐乡金松滋。近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这座“白云边上的城市”,看铁水联运的现代格局如何让这座千年古县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提及“史丹利”这个牌子,大家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化肥生产上。但在松滋临港工业园,总投资110亿元的史丹利宜化新能源材料项目工地,砂石车进进出出,作业面上焊花四溅。产品导图上这句“斤斤计较,省一元钱就是多挣一元钱”的标语,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据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照顺介绍,这个项目由史丹利农业集团与湖北宜化集团联合投资,产品覆盖磷矿、硫酸、磷酸、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精细磷化工全产业链,将实现磷酸梯级利用。也就是说,每一道工序下的化工产物,都能“点磷成金”,成为赚钱的化工产品。
胡照顺介绍:“目前选矿、硫酸、磷酸、复合肥、精细磷化工厂房已完成土建封顶,正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目前我们正进入全力土建和设备安装双冲刺,于下半年四季度陆续投产,2024年一季度全面投产达标。”
为何选择落户松滋?胡照顺说:“湖北有丰富的磷矿资源。磷酸铁、磷酸铁锂都是新能源电池的重要材料。比亚迪、宁德时代是我们下游合作伙伴,都在湖北建厂,毗邻荆州。松滋港的水运优势和项目用地充分保障,让我们最后选择这里。”
“水”是湖北最大的特色,松滋深知这一点,围绕“发展港口经济,放大港口效应”的理念,奋力绘就松滋发展的黄金坐标。松滋港,就是湖北长江南岸唯一的县级水运开放口岸。
在松滋车阳河港口,通过5G远控智能系统,实现集装箱装卸的轻松高效作业。目前,这里每天要装卸300多个集装箱,无人驾驶车辆转运货物成为现实。
不仅如此,港口也成为撬动临港工业园产业集聚、产值成倍增长的那根“撬棍”——
湖北宜化控股子公司湖北宜化松滋肥业有限公司在这里生产磷酸二铵,百万吨磷矿石走水路运输最划算,于是当地为其建造了两个泊位的专线;因为有了码头,总投资9亿美元的荣成纸业在这里落户,另外多修建了两个泊位;做磷化工的云图控股也来了,项目做到了4期,投资超过百亿,6个泊位应运而生……
“原来我们只规划了19个码头,”松滋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许宏晏介绍,“随着水公铁多式联运的打通,现在我们整个的泊位已经规划到50个了。”2022年,该港口货物吞吐量增至1013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量级。2024年底,进港铁路完工后,该港口将和焦柳铁路无缝对接,形成铁水联运枢纽,提供近2000万吨的运输服务能力,惠及宜都、松滋两家化工园区近400家企业,每年可降低成本近6亿元。
在27.2公里长江深水岸线边,松滋张开了拥抱世界的双臂。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蕊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 徐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