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全国十佳!宜昌这个“移民村”了不起!
“咱们村子得到全国十佳了!”7月底,好消息传到宜昌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来,这个村的“三约三引”基层治理工作法成功入围了2022年度全国社区治理十佳案例。
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地处西陵峡畔,是“三峡茶谷”、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的关键节点,被誉为“坝头库首第一村”。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许家冲。他走进镇污水处理厂,来到便民洗衣池、便民服务室、电子商务服务站,还观看了三峡移民搬迁及安稳致富照片展。
为何这个“移民村”的基层治理井井有条?带着这个问题,8月4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紧邻三峡大坝的许家冲村,探访这个村的“发展密码”。
在许家冲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长江云新闻记者看到,一张红色的《党员公约》放在醒目的位置。“《党员公约》起初是为了解决搬迁后土地纠纷、邻里关系复杂等矛盾和问题。如今根据每年的工作侧重点,公约年年在优化。”村党支书谢蓉今年四月刚上任,她是这个村子第三任党支部书记,“而《党员公约》就是‘三约三引’工作法的其中一项。”
将“党员公约”由少数党员的“独唱”变成全村人民的“合唱”,“三约三引”支部工作法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党员公约”引领党员担当有为、当好表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崇法向善、同心同德;“共富合约”引联社会组织兴业富民,为实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凝聚合力。
村子治理得好不好?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奔头是一项重要评判标准。48岁的谢蓉,另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许家冲创业带头人——作为“牵花绣”第五代非遗传承人,谢蓉在2012年组建了宜昌绣女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带着村里的姐妹们开发出一系列牵花绣挂画、艾草手工挂件等纯手工工艺品。“村里男同志去当技术工人了,妇女们就在家门口就业,既安稳还能赚两三千的生活费。愿意学手工的就来跟我学刺绣,有互联网思维的就去搞农产品直播,我们鼓励大家都做一些小微创业。”她说。
大家在创业的道路上,干劲十足——
“外来媳妇”徐兴敏来自云南昭通,她是彝族人。心灵手巧的她嫁到许家冲村后,不安于只在家照顾一双儿女,于是向谢蓉拜师学艺,从2019年开始学习牵花绣。如今在她的工作室里,十几位绣娘继续传承着这项技艺。同时,谢蓉所在的刺绣合作社与北京一家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阿卡手工”品牌,上电商平台销售。
望华鑫曾是一名“白衣天使”,在看到家乡的发展机遇后毅然回乡,负责父亲开的双狮岭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电商运营。在抖音等平台上,她注册了“三峡茶姑娘”这个账号,用来直播卖茶叶,“春茶旺季的时候,我每天要播五六个小时。”她说。
……
此行调研后,《中国妇女报》记者部河北站站长周丽婷感触颇深,她对长江云新闻记者说:“我采访的几位都是女性,所以我会从女性的视角,从他们的个人故事来反映许家冲村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他们产业兴旺、生态优美,村子在这些女人的手下变得越来越好!”
如今,走在许家冲村的柏油路上,看到一栋栋白墙灰瓦整齐漂亮的居民建筑墙体上,彩绘着“峡江绣女”图、茶农采茶图、民宿建筑图……这些都在展示着今日的许家冲村,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蕊俊 杜瑞雪 责任编辑 谢雅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