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长江解读:守护新时代的“荆楚安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系统施策、标本兼治,长江湖北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昨天举行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湖北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加快构建“荆楚安澜”现代水网。那么,湖北将如何守护新时代的“荆楚安澜”?
近年来,湖北树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规矩意识和工作导向,持续提升长江生态环境质量,长江干流水质连续四年保持在Ⅱ类,长江生态环境发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显著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鄢杰:“湖北肩负着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重大政治责任,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和落实。”
在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对于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方面仍处于滚石上山的攻坚期和强基固本的关键阶段,仍然存在水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资源保障压力较大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鄢杰:“水生态环境的风险治理、水资源保障压力这个问题,对于湖北以及整个长江中下游发展来看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治荆楚必先治水,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是湖北基本的安全底线,历史上洪涝灾害比较频繁,治水对于湖北本身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中下游用水安全、沿线城市的发展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湖北的鄂北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造福了鄂北地区482万人口、380万亩耕地,解决了湖北北部十年九旱、长期缺水的民生问题。”
为守护新时代的“荆楚安澜”,全会提出,湖北将坚持系统治理,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首先就是加快“治水”步伐,构建现代水网,来守住流域水安全底线。同时,从长江出发,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一体化系统治理。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治理方法,未来将更注重流域的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同、干支流互动,加强区域协作,避免各自为战,来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鄢杰:“这次强调了系统性的治理,要坚持系统治理,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流域的系统性出发,要加强协同联动,这些都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更好质量的生态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湖北将更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断筑牢长江大保护的法治屏障。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彤 责任编辑 唐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