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武汉无人驾驶车辆接待乘客40万人次
没有司机驾驶的巴士,你敢乘坐吗?乘坐无人驾驶的巴士,又是种什么体验?央媒记者实地体验告诉你答案。7月31日到8月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武汉,采访团在“中国车谷”——武汉经济开发区登上无人驾驶巴士,实地感受湖北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有种科幻照进现实的感觉!”人民日报记者范昊天对长江云新闻记者说道。
在行驶过程中,无人驾驶巴士的起步、停车、转弯、变道等红灯等均为自动完成,方向盘自动完成相关驾驶指令,在完全开放的行驶路段,无人驾驶巴士整体开行平稳。在体验完无人驾驶巴士后,范昊天还表示,汽车产业作为湖北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他们此次探访武汉经开区,关注的重点正是无人驾驶领域。
无人驾驶汽车的背后,是充满“智慧”的路。早在2019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便在武汉经开区揭牌,这是国内第六、中部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也是国内最早颁发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示范区。
今年7月,武汉市第六批60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通过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联合工作组审批,正式对外公布。第六批道路正式开通后,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总里程将突破811公里(单向里程)。这也是武汉首次将高速路和跨江线路纳入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范围。而在此前,武汉经开区全域已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超669公里,成为全国第4个、中部首个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行政区。
目前,在武汉经开区的道路上,奔驰着200多台无人驾驶出租车、50多辆无人驾驶小巴。它们以不超过45公里的时速,将乘客安全摆渡到下一站。据了解,武汉经开区无人驾驶车辆已累计接待乘客40万人次,累计行驶里程超过400万公里。
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武汉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工业发展的顶梁柱。武汉经开区现已集聚有9家整车企业、13座整车工厂,整车产能250万辆,吸引500余家世界知名零部件配套企业在此落户。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车谷”,是湖北省打造“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全国汽车产能基地的主要承载区。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文杰 陈皓 向昊 田畅 责任编辑 谢雅静 朱宇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