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襄阳丨老河口市:十年一剑磨“芯片” 甜蜜黄桃结硕果
培育优质种苗 擦亮“春雨黄桃”金招牌
盛夏时节,襄阳老河口市7.7公里的环梨花湖旅游公路沿线水果飘香,路边种植着春雨黄桃、汉水大仙桃、蟠桃、血桃、油桃、毛桃等十多个品种的桃树。近年来,老河口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打造特色桃产业,如今特色桃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在老河口市李楼镇方营村状元桥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460多亩桃树整齐排列,黄澄澄、沉甸甸的桃子压弯了树枝,规模很是壮观。
襄阳老河口市李楼镇状元桥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旭东:“我们种植的是‘春雨’系列黄桃,根据目前采摘情况,每亩地产量在3500斤左右,每斤均价5元,整体销售供不应求。”
张旭东说,就在几年前,因为老河口桃种质量差,加上桃子收获的周期短,他家的桃一度滞销,连年亏本的张旭东于是放弃种桃外出打工。2020年,在外地打工的张旭东偶然看到了家乡的黄桃,不仅个大饱满,售价还很乐观。几经打听,才知道是老河口春雨合作社自己杂交的春雨黄桃1号2号。一颗颗高品质金灿灿的黄桃让张旭东重燃希望,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种春雨黄桃。
襄阳老河口市李楼镇状元桥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旭东:“他们不仅种子质量高 还教种植技术,去年我就收了20万斤桃,今年我家桃还在树上就被经销商订购一空,预计今年收益有望突破150万(元)。”
种质资源是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开展种业创新振兴的“芯片”。老河口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是桃子生长适宜区域,更是育种的“风水宝地”。为了提升桃品质,老河口市依托省农科院专家院士等科技平台,在李楼镇、洪山嘴镇等地示范性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和提质增效技术,优化早、中、晚熟的品种搭配。
湖北省科技特派员 姚凤君:“(育种)大概在15年左右,育一个品种要选育它品种的综合优良性状,还要选它的抗病虫性,选它对市场的适应性,它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一个育种者就是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正是有了坚持的品质,老河口的桃种质在国内享誉盛名。就在前两天,在老河口承办的2023年全省优质桃鉴评现场,专家们从重量、色泽、果形、风味、肉质、汁液等指标以及使用专业设备测糖仪,对参选的桃多方“考验”进行打分评定,老河口市的13个品种获得金奖。
襄阳老河口市农技中心副主任 罗玮:“老河口市现在每年向全国卖出果苗40万株左右,好品种富一方百姓、兴一方产业,我市优质的品种果苗,为优质水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全市精品果园建设,做优品牌,做大产业。”
数字科技让桃产业插上“金翅膀”
在互联网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数字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日益融入农业各个领域,成为助农兴农的新利器。早在2021年6月,湖北千果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京东达成合作,成为全国第一个桃产业京东数字农场。经过两年时间的运作,这家农场已经形成全方位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电商化”“品牌化”生产模式,为老河口桃产业插上了数字化发展“翅膀”。
湖北千果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技术管理员 栾红线:“现在通过手机的监测系统,监测到果园里桃树有点缺水,我可以通过手机滴灌的远程(系统),对桃树进行补水。”
栾红线是湖北千果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技术管理员,他用手机操作就是公司与京东物流开展的“京东农场老河口黄桃合作基地”项目。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对黄桃的生产进行标准化、数字化管理。
湖北千果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技术管理员 栾红线:“我们这个果园下,埋了虫情监控系统和环境检测器,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收集每棵树的土壤 、气象、虫情、药肥等数据,并通过京东农场智能管控系统,进行智能分析及专家指导,实现黄桃的科学种植和智能化管理。”
在这里,一部手机,4名技术人员,就可以管理整个500亩果园。
湖北千果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延涛:“我们这个系统共投入100多万元,它不仅省时、省力、省工,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对果树进行全方位监测。”
记者 张雪晶:“这个是市民可以在市场上购买的老河口黄桃产品,大家看,我现在只要用扫一下这个二维码,这里面每个桃子的一生,无论桃树的样貌,生长环境,生长过程都可以请清楚楚展现给大家。”
这个就是老河口桃子销售的溯源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老河口黄桃的价格比原来翻了一倍。
湖北千果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军鹏:“这个也是京东农场和我们合作的,每一箱都有一个二维码标识,我们在用水、用药、用肥这方面,每一个步骤都会按照京东农场的要求进行操作,我们售卖的每一颗桃子都是优质的,可追溯的。”
想要完全实现每颗黄桃一生可追溯,可不是简单地贴一个二维码就可以了。在千果派500亩果园里,每颗树下都有一个芯片,它就相当于是桃树的身份证,桃树从小到大的每一步都是在监控下成长,也正是有了这个身份证,每颗桃树才有了可追溯的资本。
想要实现全程可追溯,给果树上身份证仅仅只是第一步。在分拣车间,“自动电梯”将一个个新鲜的黄桃自动分拣。大个子口感好的站在第一排,小个子糖分低的站后面,通过给黄桃做个“CT”,分拣就完成了。
湖北千果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军鹏:“大概一分钟能检测180个桃子,以前我们20吨桃子需要40个人工筛选20个小时,而且筛选的规格没有现在这么多,现在有了它,只要30人,就可以在20小时之内完成筛选操作,大大提高了筛选的时间和精度。”
除此之外,为了让果子更有卖相,延长售卖周期。这里还建设了鄂西北县级市最大的冻库,并通过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配套设施,全面提升鄂北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服务能力。
湖北千果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军鹏:“自去年5月冷链仓储建成试运营以来,已产生实际效益50多万元,通过果品分选 产品包装,货物装卸等方式,为雷祖殿村,柳树湖村及徐家滩村的农户,提供了6000余人次就业机会。”
湖北千果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冷玉林:“我之前在家务农的,家里种了一点地,再加上自己卖点水果,一年就搞个两三万,现在在这边打工,两三个月就可以挣万把块钱,也不耽误家里。”
现在,公司通过借助在京东物流智能仓储、园区运营等方面优势,为物流园区及仓储建设提供技术赋能。未来,还计划引进京东云仓、产业基地等业态,带动人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千果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军鹏:“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打造精品果的种植产出,拓宽销售渠道,让果子的身价再涨一涨,通过高端化的精品果,让黄桃形成新的增长点。”
截至目前,老河口市现有精品桃园3.5万亩,年产量5.25万吨,鲜果年产值约4.2亿元。春雨黄桃1号、春雨黄桃2号、鄂桃一号、春雪一号、美脆、春冠等主栽品种已面向全国、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老河口市不断致力于推进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分配、一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的新兴格局。
襄阳老河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罗玮:“下一步 老河口市还将继续以实施强县工程为抓手,以创建国家乡村示范县为主线,围绕我市“一带两区三线”规划,沿316国道,洪山嘴镇桃花浔发展优质桃产业带,沿汉江流域发展梨产业带,充分扩容梨桃种植面积,夯实发展基础,结合各乡镇地理环境、土地条件和果树生长差异,优化调整水果产业布局,巩固现有果园规模,组织实施老果园,老品种更新改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一村一品’要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施水果产业兴村,水果产业绿村行动,聚焦规划、布局科学、服务能力提升,三产融合发展,力争全面建成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带,打造城乡共同繁荣样板区。”
监制:洪燕
编审:刘征
主编:甘泉
统筹:邱惠 孙海迪 陈衢
记者:湖北广电襄阳融媒体记者站 张雪晶 李晓雨 廖云翔 老河口台
通讯员:李雯艳
新媒体编审:林如峰
新媒体编辑:李雅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