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次日,好戏连台!
6月14日,湖北省中青年艺术表演人才大赛暨新人新作展演(决赛)拉开序幕。比赛分3天举行,将在中南民族大学大礼堂、中南民族大学光谷音乐厅、武汉杂技厅举办11场赛事,充分展现新时代荆楚优秀中青年艺术表演人才的高超技艺和时代风采。
活动次日进行了戏曲类和器乐类的比赛。戏剧佳作独具匠心,器乐演奏悠扬动听,精彩演出接连登台,赛事活动气氛热烈,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楚风汉韵花竞艳,锦绣梨园谱新篇
在中南民族大学大礼堂,戏曲新秀接续登场,多个剧种轮番上演,经典名段再现舞台,一场流派纷呈、精彩绝伦的梨园盛宴令人过足戏瘾。
来自全省17个演出单位的40余名中青年演员,纷纷登台亮相,秀出各自拿手“绝活”,手眼身法、声台行表俱佳,展示出扎实的戏曲表演功底。
木偶剧《太白醉书》拉开了本次新人新作戏曲类比赛的序幕,书写李白举樽暢饮、濡笔挥毫的豪迈与唯美。
传统京剧《扈家庄》选段,演绎扈三娘领兵出战的飒爽英姿;经典剧目《霸王别姬》《寇准背靴》带来高水平舞台呈现;《痴梦》打破了传统京剧花旦的表演程式,展现人物戏剧张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段在舞台接连上演,一腔戏曲,百转千回,吟唱千古韵味。
本次会演参演剧目题材多样,既有《状元媒》《盗御马》等经典剧目,也有鼓乐《夜深沉》这样的戏曲配乐演奏表演;《穆柯寨》《战宛城》《挂画》等折子戏,展现传统戏曲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黄梅戏《天网》等现实题材精品佳作以传统艺术绎廉洁故事,表现出戏曲的时代新韵。
本次戏曲类决赛,涵盖12个戏曲剧种,各具悠久历史和地方风情的地方剧种荟萃一堂,展现荆楚传统文化和戏曲艺术的多姿色彩和独特魅力。
楚剧《小宴》《秋江》,充分显示了鄂东一带地方文化的特色;汉剧《滑油山》《哭祖庙》,唱腔优美,曲调丰富,诠释极尽诗意的舞台表达;郧剧《杀庙》《秋江》《活捉三郎》,将田间地头的乡音谱成了戏曲,舞台上演秦楚风韵;湖北越调《打金砖》《伐子都》,唱出襄河一代民间戏曲独到的声腔之美……
《挂画》《红梅惊疯》《跌雪》《挡马》《打金砖》等阳新采茶戏轮番上演,演员们矫健灵活的动作配上婉转唱腔,清新活泼,静动皆宜。
近年来,湖北地区“京汉楚花黄”等主要剧种不断推陈出新,阳新采茶戏等稀有剧种不断巩固根基,湖北越调等濒危剧种得到有效保护,地方戏曲焕发活力。
本次大赛面向社会群众开放了观赛通道,市民朋友在家门口就可以看新角、听大戏,共同聆听戏曲盛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中青年人才崭露头角,为戏曲舞台注入了新的动力,精彩纷呈的节目展现了新时代湖北戏曲传承工作的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
“器”质非凡,“乐”动未来
湖北省中青年艺术表演人才大赛暨新人新作展演器乐类决赛在中南民族大学音乐厅精彩奏响。民族室内乐《黄麻赞歌》以民族乐器的交织,讴歌大别山革命精神。《风回绮袖》以楚国宫廷乐舞为题材,描绘楚舞的浪漫飘逸。琵琶合奏《楚歌》以荆楚古音“三声腔”之调,描绘古楚祭神歌舞场景下的缠绵依恋。
在《桃花坞》中感受最纯粹的儿时美好;在《梨花颂》中感念“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情痴;在《初心》中感受守望本心的坚定;在《虹霓》中歌颂自强不息、勇毅力行的高尚品德。
荆楚中青年演奏者们拥有通达世间百态、人生万象的创作视野,用演奏音符交织人间“缥缈录”,让无限情感凝成音符,在指间流淌。
除了记录烟火人间,此次展演中还涌现了一大批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优秀音乐作品。
原创古筝作品《章华台·筚路》激励新时代青年向着美好生活接续奋斗;打击乐《旸谷》表达荆楚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唢呐《小康村里喜事多》用热烈欢快的旋律歌颂了新时代乡村人民共同迈进乡村振兴新征程的美好图景。
湖北省中青年艺术表演人才大赛暨新人新作展演11场决赛将于6月16日落幕。大赛最后一天,将举行戏剧、曲艺、舞蹈三场精彩赛事,展现新时代荆楚优秀中青年艺术表演人才的高超技艺和时代风采。
(来源:艺术湖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