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新高地 | 利川:鲜叶不“锁”资金 助力茶企飘香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交易高峰阶段。长期以来,茶企都是垫资收购鲜叶,茶叶制成售出后才能回款,短则三个月、长则近一年的回款周期让茶企压力不小。今年,利川的茶产业集团、政府、银行三方联手,共同探索出了资金难题的解决之道。
每天下午6点,是利川毛坝镇最热闹的时候,茶农们纷纷赶来,把刚采下的鲜叶送到茶企,一年的辛苦劳作终于迎来收获的喜悦。然而对茶企来说,却是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
恩施利川九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学清:“一个季度下来要三四千万,一直以来都是个人来垫资收购。”
利川去年通过国企改革,链接一百多家茶企,成立利川红产业集团。了解到成员企业的困难,集团跟大家商量,以国企承贷的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
“利川红产业集团来承贷,你们作为使用主体,虽然贷的主体是我,实际用款是你们。”
但在与银行沟通时,企业在抵押上遇到了问题。
汉口银行利川支行客户经理宋孟燊:“有些茶叶企业的权属还不很明确,还有一些茶企通过担保公司已经抵押给了银行,所以这一大部分的茶企是无法提供金融信贷支持的。”
实物抵押走不通,集团与银行协商,将能证明企业有还款能力的应收款账单、外贸合同等作为抵押物,向经营状况、信用等级良好的茶企发放贷款。为此,当地乡镇政府出面,通过实地调查,汇总了各茶企的经营状况、资金风险、资金需求等信息,梳理出一份白名单。
利川红产业集团董事长余江:“我们国企平台进行承担这样的资金保障机制,中小茶企通过应收账款抵押,然后法人或实控人通过保证担保,我们和银行一起,联合进行实地踏勘、考察评估的风控机制。”
恩施州利川市巴人红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靖:“利息我们原来贷款是4厘多接近5厘,如果这个是在三点几厘的话,那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优惠。”
今年上半年,利川市将通过该质押方式发放首批贷款资金3000万元,惠及72家茶企。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王戎 利川台 袁毅 责任编辑 解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