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闪亮的足迹 | 一粒种子的力量

2023-03-15 19:16:37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考察,多次就“三农”工作作出指示,留下了“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殷切嘱托。2013年7月,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鄂州试验基地,总书记曾仔细询问:“耕作的机械化程度怎么样?” “农民是不是喜欢用秧盘?” 家常话语,意味深长,饱含着总书记对端牢“中国饭碗”的殷殷期待。

十年来,湖北坚决扛牢粮食安全之责,书写“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厚重底色,“荆楚粮仓”更殷实: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站稳500亿斤台阶、淡水鱼产量连续27年位居全国第一,油菜籽、茶叶、蔬菜产量和生猪出栏量均位居全国前六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这些闪亮的成绩背后,离不开一群人的默默付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小小的种子,究竟有多重要?在这片制种基地里,我们有了真切的感受。

记者艾思航:“这片油菜地其实就是湖北省打造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4月油菜收割后,杂交水稻制种就将在这片田地展开。”

再过一个月,这片2500亩的制种基地,将种上“湖北造”的红莲型杂交水稻种子。一提到这些,朱仁山教授就难掩期待。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朱仁山:“2022年持续的高温干旱,但是我们(种子)的适应性非常好,获得了非常好的产量,种业没有保障你的粮食生产谈得了安全吗?一定要有自己的种子生产基地。”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这是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对朱英国院士团队留下的殷切嘱托。2017年,朱仁山教授接过接力棒,这颗被总书记点赞为“很壮实、很纯净”的红莲型杂交水稻种子,成为了他一生的坚守。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朱仁山:“早上是一身露水,中午是一身汗水,很多次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干?每次看一看总书记,比如说2013年那么一个场景,也是40多度的高温,总书记当时顶着烈日,帽子都没戴,总书记也是不辞辛苦在一线来关心我们的粮食生产,于是我立马就想到有一种责任感,有责任,有担当,保障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朱仁山教授告诉我们,近年来,团队研发成果丰硕,在国内首创的红莲型康稻1号、2号,有效解决了当前水稻受镉污染问题;新培育的耐盐红莲型水稻“珞红优1564”,解决了盐碱地的改良难题。“粮食安全”四个字,支撑着朱仁山教授团队不断前行,也推动着湖北在种子研发上不断攻关——近年来,湖北接连出台《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每年拿出超过1.5亿元建设种业产业链;搭建了洪山实验室等科创平台。政策支持下,今年,朱仁山教授计划将这片制种基地,扩大到1万亩。同时,建设产线,推动种子从科研走向产业化。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朱仁山:“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就地仓储,就节约了运输成本,今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了,如果下次有机会能够面对总书记,我会很高兴很自豪地向总书记汇报:你所关心的武汉大学的水稻发展得很好,种子科研、生产、产业化到稻米加工这全产业链我们已经打通了。”

保障粮食安全,亿万农民是主体。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北考察时,提出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内在活力”。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22年湖北落实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稻谷补贴87亿元。眼下,正值春耕,很多农户扩大了种植规模。

黄冈市罗田县一粒种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应良:“2022年,受到干旱极端天气的影响,红莲型(水稻种子)表现得也很好,每一亩比以前种常规稻增产800元左右的收入,尝到甜头,也看到了希望,总算感觉到这条路子走对了。”

漫步荆楚田野,连片沃野生机勃勃,乡村由内而外焕发活力:2022年,湖北粮食种植面积达7033.43万亩,总产548.23亿斤,连续十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09元,增长7.9%。粮满仓廪,“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

记者艾思航:“采访中,朱仁山告诉我们红莲型杂交水稻种子他们已经研发了15年,正是这15年厚积,才能有连续两年试种成功的薄发,在重重困境中站稳脚跟,一粒小小的种子蕴藏着农业现代化的密码,从一个品种的改良到全产业链的开发,从中国种子到惠及世界,湖北种子产业化之路越走越宽。”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杜瑞雪 艾思航 郑杰 通讯员 谢娅 黄冈台 罗田台 责任编辑 何潜彬)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