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代表委员 | 陈思瀚:促进大学生村医开展中医药诊疗
2023年,是湖北新一届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们履职的第一年。进入“省两会时间”,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专栏《新代表新委员 新征程新气象》,聚焦议案提案、回应民生关切。本期特约十三届湖北省政协委员陈思瀚。
关键词:中医药诊疗
讲述人:十三届湖北省政协委员 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中医科副主任 陈思瀚
作为一名90后中医师,当选为新一届政协委员,我倍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关心社会民生问题,以中医药事业推动群众医疗卫生工作,促进健康湖北,以一域之光为湖北民生事业添彩。
本次大会,我带来的提案是“设立专项计划促进大学生村医开展中医药诊疗加强乡村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之一,但在最基层的乡村医疗实践中,健康守护情况却不容乐观。利用中医诊疗方法,能简便效验解决常见问题,是有效破解困境的途径之一。而在大学生村医的培养中,就包括了一年的中医药课程,且大部分经历过全科助理医师培训,有一定理论实践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建议:
一、调整培养模式,加强中医药比重。在现有“万名大学生村医”培养项目中,加大中医药课程实践比重。围绕乡村常见病、多发病,开展高发病种的中西药结合内治和中医适宜技术外治教学实践,让教学根据村卫生室实际有的放矢。
二、梳理区域病种,做好诊疗流程。每个地区会因为气候差异、生活习惯、农工业生产方式导致疾病问题的不同趋势和发生率。建议当地疾控和中医药部门通过流行病学梳理好区域病种发病情况,由当地中医药专家组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中医药诊疗流程,让“低年资”的大学村村医有据可依,按图实践。
三、加强外治培训,配齐基础器具。在大学生村医的培养环节,要专门设置中医外治适宜技术课程和医学实践室。让大学生村医能初步掌握灸法、罐法、刮痧等技术。建议卫健部门在推行标准化村卫生建设时,应将基础中医药器具纳入标准中,可统一配备中药柜等简单器具。不需高投入,就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需求。
四、完善信息建设,做好技术支撑。可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在操作端对村卫生室提供信息化支持。比如常用中药、方剂、中成药查找助手,常见多发病指南助手,常见操作视频教程等,让大学生村医通过信息端有参考、学习、提高的便捷途径。
五、激励措施引导,提供政策支持。对于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大学生村医、村卫生室,在考核上要有倾斜。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引导大学生村医、村卫生室主动学习、主动应用,让老百姓获得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接下来,我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秉承守正创新、自信自强的精神,提高中医药诊疗能力、打造中医药服务团队、做好中医药科普宣教,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同时,积极履行省政协委员的职责,深入调查研究当前中医药行业、健康医疗行业以及其它民生问题,积极深入群众、沟通联系其它委员,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咨政建言。
监制:郭小容
编审:康耀方 林如峰
记者:胡文超 荆淮侨
海报:梁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