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乐评|栀子花开:新民乐开启心灵之旅

2022-12-15 22:37:04 
分享到:

©上海民族乐团

文 | 陈洁

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是上海民族乐团精心打造的“海派民乐”原创品牌。它以“青春”为题,用民族室内乐的形式演绎“邂逅-相恋-离别-花开”四个篇章,讲述属于美好年华的动人故事。11月28日晚,在捷豹·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的“时代交响”主题展演中,11位青年民乐演奏家身穿象征栀子花的白色衣衫,用充满青春气息的当代民乐给观众带来一场心灵之旅。

《栀子花开了》的四个篇章由戴维一、纪冬泳、李京键、艾尼瓦尔·瓦吉丁四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作曲家分别完成。整体上,作品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借物抒情”的音乐创作思维,以追求“优美的旋律”和“灵动的炫技”为原则,将一段真实感人的心灵成长历程娓娓道来。

©上海民族乐团

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中阮、柳琴、笛箫、二胡和琵琶等传统民族乐器被选为领奏,音乐主题幽婉清丽,音乐风格偏向轻松悦耳的流行曲风,但又不失民族器乐的典雅韵味。其中,“邂逅”由李霖演奏柳琴在高音区弹拨出华彩旋律,宛如一位美丽羞涩的少女,在大阮与大提琴的低音衬托之下,寓意一对佳人的美好邂逅。由金锴吹奏的洞箫将“相恋”主题演绎得情真意切,与古筝共同奏响一段缠绵悱恻的情话。

董施栾用二胡演奏的“离别”主题并没有过度渲染哀伤情绪,似乎想要表达“离别,为了再次相见”,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情感体验。“花开”以李胜男的琵琶炫技为主,表达生命的成熟与蜕变。

在当代艺术的创作领域,“跨界融合”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泛滥的创作手段。然而,在《栀子花开了》的多媒体舞台上,主创团队采用中国传统美学的写意精神,选用海派画家周倩的作品作为视觉素材,让水墨丹青与时尚民乐互动相融,将现场营造成一个如真似幻的视听空间。在清新、唯美的氛围中,光影叙述的节奏透出一股恬淡相宜、飘逸潇洒的文艺气息。伴随音乐情绪的丰富变化和灯光效果的轻巧转换,整部作品呈现出一份含蓄又高级的质感。

同样,作品在音乐呈现方面也有跨界融合的创作主旨。比如,在传统民乐中加入弗拉明戈、爵士和民谣等多种音乐元素,既能产生音乐风格上的多元混搭,又能拓展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再有,打击乐组除了传统的中国大鼓,还有来自非洲的巫毒鼓、箱鼓、通通鼓等多种乐器,不仅形成听觉效果上的丰富性,同时展现出中国当代民乐面对世界音乐文化的接纳与包容。

近年来,随着民族音乐创作不断发展,民族室内乐领域的新作屡见不鲜。田青曾提出民族音乐“第三种模式”的说法,他认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在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学习西方经验的“彭修文式”和寻求新颖突破的“新潮音乐”之后,必然进入回归传统并对中华文化传统进行深层次挖掘的“新古典主义”阶段,尤其强调了各种重奏组合形式的民族室内乐。笔者认为,《栀子花开了》正属于“第三种模式”范畴,即在传统音乐与时代气息之间寻找平衡点与契合点,体现了守正创新的文化自信。

《栀子花开了》集合了民乐、绘画、多媒体等多种元素的沉浸式体验,自2017年首演以来,深受广大青年观众的喜爱,并荣获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优秀作品奖。其优势在于,一方面小型室内乐充分发挥了民族乐器个性突出而富有色彩的特点,另一方面开放式的剧场空间打破传统民乐的演绎空间,全景式的视听冲击拓展观众的观演体验。正如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所言:“牢牢抓住中华艺术审美的核心,不断探索有品格、有品质的创新。”传统民乐的当代表达,既要秉承国乐初心,又要有包容开放的格局,期待上海民族乐团能够为民乐舞台奉献更多具有时代审美品格的民乐佳作。

编审:赵延琦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