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投入8000多万!新洲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

2022-12-06 16:31:00 
分享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工程,是农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工程。2013年以来,武汉市新洲区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积极探索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后管护工作,有力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十年来,省、市、区逐年加大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的投入力度,扩宽管护经费来源,共投入维修管护经费8000多万元,有力保障了新洲区水利设施安全、粮食安全。

连日来,在新洲区双柳街大白湖村延三涧港清淤疏浚施工现场,大型挖机轰轰作响,正在清理淤泥、杂草,疏通排灌渠道。

据了解,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工作每年不少于四次,此次是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清障。项目完工后,延三涧港不仅可以辐射周边莲湖村、大白湖村15000多亩农田,同时还增强沿岸防洪排涝减灾能力,保障防洪排涝安全。这是新洲区积极把握冬修水利的时机,大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维修管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新洲区现有小型排灌泵站876座、港渠3822公里(其中,1个流量以上的港渠1561公里)、水库40座、塘堰20680口(其中,万方以上塘堰2031口)、小型涵闸281座、堤防圩垸122.182公里,有着较为全面的灌排系统。

为提高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防洪和灌溉能力,保障设施除险加固到位和安全运行,各街镇积极开展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工作,抢抓晴好天气,对渠道进行除草、清障;对排灌泵站进行设备保养检查,做好泵房内外的卫生,保障进出水建筑物通畅;对水闸启闭设备进行除锈油漆保养;对塘堰的护坡和溢洪道进行除杂;对民地民垸进行清障除杂,保持地坡护坡和穿堤建筑物完好无损。做到有问题,及时维修管护。

同样,在汪集街程家泊港大泊村段管护现场也是一派繁忙景象。程家泊港长达6公里,维修养护后,渠道过水畅通,将有效解决村民灌溉用水问题,还提升了渠道排涝能力。

施工现场,村里的种粮大户程志雄也自发地参与参与清淤清杂,沟渠通畅了,自家300亩农田灌溉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这个渠道清了后,咱家几百亩稻田再也不愁没有水抽了。”程志雄说道。

在双柳街华挖路梨树园村段,整治一新的水渠格外引人瞩目,放眼望去,全长3公里的的排水港水清岸绿。梨树园村党支部书记陈征明介绍,华挖路沿线的梨树园村和黄泥洲村两个村主要以水产养殖为主,养殖户的灌溉用水都来自这个排水港。之前路窄草木长,安全隐患大,一到秋冬季,渠道内的莲藕和菖蒲逐渐枯萎,为避免枯草和藕叶干枯腐烂对水体造成污染,从十月份村里就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开展渠道枯草和藕叶清理工作。

“渠道畅通了保证了来年春季养殖户的灌溉用水,产量和收益都有了保障,村民出门就能看到水清岸绿的优美环境,而且村民们不再为发生水淹田提心吊胆了。”梨树园村的变化得益于新洲区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工作。

“三分建,七分管”,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好、用好,才能发挥长久效益。新洲区坚持把农村水利设施建后管护工作作为“三农”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抓,将管护责任落实到街到村,明确管护要求,做到管护责任到位、管护措施到位,确保建得起、管得好、保安全、长收益。

在潘塘街朱寨村,退休村支书朱泽志正带领村民清理水渠坡岸,清澈的河水通过清理后的水渠流向田间地头。今年66岁的朱泽志,因为对农村工作有感情,在他退休之后再次返聘,成为潘塘街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队长,和另外四名返聘的村干部承担起朱寨、姚寨、细郑、潘塘、郑楼五个村的水利设施管护工作。近年来,潘塘街因地制宜,创新开拓,探索新的管护措施和办法,通过聘请责任心强、对水利设施有着满腔热情的退休村干部担任管护队长,分村管理,保质保量全覆盖管护。朱泽志介绍,“我们是从2013年开始管护工作的,每年从三月份就开始对五个村的沟渠进行全线巡查工作,发现有堆在沟渠两侧的杂草枯树及垃圾要全部都清理了,有破损的要及时反映维修,渠坝平整,水流畅通,为春耕春种灌溉打好基础。”

让“小水利”发挥“大作用”,新洲区水务和湖泊局将紧盯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督促运行管理单位履行运行维护责任,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对各街镇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确保新洲区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发挥工程效益,保障灌溉引水、防洪排涝安全。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