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我国“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通过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以基础研究为该项遗产的申遗作出了贡献。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武汉大学此领域的学术研究,可追溯至2005年刘礼堂教授在《江汉论坛》发表的《论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茶风习》。该文提出饮茶风习的快速流行和普及,是唐代在长江流域民俗活动中有个值得注意的新迹象和新风尚。以此文基础,在刘礼堂指导下,博士生宋时磊于2009至2013年就“唐代茶文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该博士学位论文提出茶文化“茶兴于唐且盛于唐”的观点,全面论述了唐代饮茶风俗的传播、制茶工艺、烹茶技术、品茗艺术。这是中国较早全面研究唐代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博士学位论文,后经修订,2017年在重要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唐代茶史研究》为题出版。刘礼堂和宋时磊还合作发表了《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茗菜与苔菜考辨——兼谈茶事之起源》,研究茶风茶俗的起源和传播问题,其中《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唐代茶史研究》封面
基于前期的研究积累以及业界龙头企业的支持,2016年武汉大学茶文研究中心成立,科研机构的设置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同年,刘礼堂和宋时磊在权威期刊《历史研究》发表《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衰落——基于汉口港的个案考察》,这是一篇既“顶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近代第一大出口商品的贸易兴衰,又“立地”——立足武汉本土——的研究,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及新浪、搜狐、澎湃等多次转发。在《武汉大学学报》发表《基于需求视角的中华茶技艺保护传承研究》,分别以项目和茶类为中心梳理了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古代茶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案分析对象展开研究,提出茶技艺的生命力来源于对丰富的社会需求的满足,要符合时代精神的需求,要切合便利性的消费需求,要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承受能力,更要尊重社会对其本性的需求。 宋时磊还在《人文论丛》《全球史评论》发表了《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向边疆塞外的传播》等文。
2016年至今,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整合校内校外、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搭建了专兼职结合的一流学术研究队伍,不断拓宽拓深以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核心的茶文化研究,在科研论文、基金项目和获奖、课程和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社团、服务社会等基础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中华茶文化概论》封面
目前,武汉大学已经培养十余位博士研究生、数十名硕士研究生,获得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一等奖等奖项,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等。不仅如此,武汉大学还面向学生群体,成立了茶艺协会(学生)的社团。
武汉大学茶艺协会(学生)茶事活动合影(图片手势为协会专有手势,意为“一片茶叶”)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吴宝洪 通讯员 宋时磊 责任编辑 李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