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大冶 | 在“专”上下苦功 从制造迈向“智”造

  2022-11-23 21:11:02
分享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去,大冶以矿产资源闻名,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大冶持续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注重培养多样化的市场创新主体,从“小巨人”到“独角兽”,全市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7家,它们在各自领域不断精进,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湖北金诚信刚刚落户大冶时,主要为矿山设备提供大修服务,近年来,矿山行业向着机械化施工发展,对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国产的大部分运矿卡车都采用干式制动,在涌水量大、湿度高的井下,容易出现刹车失灵。为解决矿山生产过程中的这一“痛点”,湖北金诚信组建起“蚂蚁团队”,潜心探索湿式弹簧制动技术的应用。

湖北金诚信矿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朱为好:“把这个原来井下铲运机的湿式冷却系统应用到卡车来,让它在高速运转过程中,能使摩擦片不烧、密封性可靠等等的办法,最终试验验证成功。”

这款湿式弹簧制动自卸卡车,冷却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制动可靠、散热快速、载重量大的特点,在重载25吨矿石的情况下,可持续在14度倾角的长坡运输,为矿山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安全壁垒。

湖北金诚信矿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朱为好:“出现任何情况下,它(湿式弹簧制动)不会刹车失灵,确保员工的安全。”

过去,矿山常用的铲运机和卡车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和遥控,进口设备买回来,接口也不开放,形成实质上的技术封锁。面对国家提出建设“安全矿山、生态矿山、智慧矿山”的号召,湖北金诚信先后研发出纯电+无人驾驶铲运机、换电版纯电地下自卸车等一批具备远程遥控和无人驾驶接口的全电控操作设备,让工人们坐在操控室就能远程操作设备,避免了电缆漏电、弹射伤人,尾气污染等,极大地降低了井下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风险和劳动强度。

湖北金诚信矿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朱为好:“电控系统安装了多款传感器和数字化,每台(设备)不少于五台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计算,使得我们的设备达到了智能化的水平。”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同时也是企业自强的立身之本。同样位于大冶的融通高科,专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2022年,公司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位居全国前三,产值将达百亿元,但他们并没有停下自主研发下一代产品的步伐。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经理 程光春:“它的压实密度高,目前我们极片压实密度可以做到2.4(克每立方厘米)以上,目前行业最主流、最上游的一个水准,磷酸锰铁锂通过提升材料的工作电压,(能够)实现能量密度15%到20%的提升。”

这种高密度、高克容量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可大大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为了更好地实践科技创新,融通高科投入近亿元搭建全新的研发大楼,强大的研发能力让融通高科跻身锂电巨头供应商行列,实现了销售快速增长。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经理 程光春:“有了更好的实验开发平台,实现了整个产品的全布局,也为我们赢得市场的占有率,赢得客户的认可。”

从1亿元到10亿元,再到今年底冲刺100亿元,融通高科的年产值能实现“三年三大步”的跨越式发展,与大冶着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支点的决心密不可分。大冶实施“技改提升、制造焕新”三年行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让企业有信心投入更多资源扩充产能。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 汪启胜:“一至三期全部建成了以后,整个园区可实现的产值在150亿元到180亿元之间。”

近年来,大冶市积极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融通高科二期建设中,大冶市代建了11栋、2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价值4亿元,为企业减少了不少资金压力,如今,融通高科三期项目的建设如火如荼,相关部门的服务也紧紧跟上。

大冶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朱容准:“(大冶)市经信局成立专班,协调服务融通高科110千伏变电站建设,保障了融通高科三期项目按期投产、发挥效益。”

大冶市科技局副局长 王炜征:“我们也积极地落实招商引资科技政策,连续五年(每年)给予(融通高科),200万元的科技支持。”

通过实施“科技引领”工程,大冶市大力培育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小巨人”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2019年落户大冶的普罗格智芯科技深耕智能物流行业,相继完成研发项目25项,最新推出的全向箱式拣选机器人,更是行业首创。

普罗格智芯科技(湖北)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江凡:“通过对其立体库的货位全方位的覆盖,来对周转箱或者原箱,实现存取货物批量搬运的一款机器人,仅仅需要简单的设备组合 搭配,就可以应对仓储复杂的应用场景。”

大冶市坚持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之路,通过“双千”“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企业在装备设备、关键零部件、材料工艺、新型产品等方面加强研制开发,攻克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

普罗格智芯科技(湖北)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江凡:“柔性引进高校专家、教授,先后搭建了专家工作站,省级企校创新中心,破解了货架机器人领域的众多难题。”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引导。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普罗格智芯科技投产第二年就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累计获得150万元“无申请兑现”奖补资金。

大冶市科技局副局长 王炜征:“深入公司走访、精准服务,有针对性地对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组织管理、财务数据等核心指标,进行精心指导 ,提升了高企申报通过率。”

大冶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朱容准:“指导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对41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每家奖励20万元。”

目前大冶市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7家,居湖北省县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60亿元。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62家,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229家,基本实现全覆盖。在11月18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五大榜单中,大冶全部进入百强,排名全省前列。其中“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两项,大冶均位居全省第一。

监制:郭小容

编审:徐瑗

主编:黄宁

统筹:邱惠 周晓焕 李碧荣

记者:湖北广电黄石融媒体记者站 肖璇 邓思弦 大冶台

新媒体编审:邓国辉

新媒体编辑:王佳薇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