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天下秀水,漳河湿地,“水中大熊猫”现身

2022-10-29 11:24:13 
分享到:

“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2700多年前的史书《左传》,道出了漳河的历史文脉。漳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漳河古老而神秘,汤汤之水承载着讲不完的荆楚故事,吸引人们倾听。

秋高气爽,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沐浴金色的阳光,踏进荆门漳河国家湿地公园,一库碧水犹如翡翠清澈透明,湖光山色让人如痴如醉。

漳河之水柔美,水与人和谐共生的故事更传奇。

漳河湿地岛屿星罗棋布。

依托水库建设国家湿地公园

乘一艘快艇探秘漳河水库,湖面如镜,两岸青山如黛。登上观音寺大坝,不远处有一个烈士陵园,矗立着一座纪念碑。

“建设漳河水库,人们付出了巨大代价。”荆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漳河新区分局副局长王剑说,当年200多名建设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此,漳河水库建立烈士陵园,以纪念这些英勇的荆楚儿女。

治鄂先治水,漳河是真实写照。

漳河发源于楚文化发祥地的荆山,流经南漳、远安、荆门,于当阳市两河口与沮河汇流为沮漳河,再经枝江、荆州区,于沙市注入长江,全长285公里。

然而,每逢暴雨,山洪汹涌,往往溃决成灾。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年间,漳河发生洪灾达50次之多。

为了根治水患,同时解决漳河东岸荆门、荆州、宜昌等地丘陵干旱缺水的历史难题,我省于1958年开始兴建漳河水库,综合开发利用漳河水资源。

峥嵘岁月,来自荆门、江陵、钟祥、潜江、当阳等地十万建设大军,不计报酬,肩挑背扛,筑起一道道人工大坝,垒起一座座桥梁涵闸。让人痛心的是,修建漳河水库发生几次安全事故,200多名建设者长眠于此。

经过8年艰苦奋战,漳河水库于1966年4月建成。据介绍,漳河水库地处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交界处,流域面积2980平方公里,承雨面积2212平方公里,总库容21.13 亿立方米,最大水深60多米。

从此,漳河安澜,泽被民众。漳河水库不仅灌溉荆门、荆州、宜昌等地260多万亩农田,而且成为荆门市80多万市民的饮用水源地。

2009年12月,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需求,荆门市以漳河水库为核心,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生态漳河,一步步呈现世人面前。

“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现身

从人工水库到国家湿地公园,漳河如何实现蝶变?

荆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副局长孙祖军介绍,漳河国家湿地公园利用漳河水库优美的人工湖泊、环库森林和人文景观,重点进行水质保护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集湿地保护保育、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生态观光于一体,兼备区域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功能。

目标明确,荆门市精准施策,以治促建,走出漳河湿地保护发展新路子。

“2012年以前,漳河库区有不少化工厂,无序开发导致水环境污染。”当了10年漳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站站长的陈晖,见证了漳河湿地的变化。

保护湿地在行动。

为了保护湿地,重塑库区水生态环境,荆门市先后出台了漳河水库“三圈”保护规划、漳河湿地保护规划,划定漳河水库水体蓝线保护圈、湿地保护圈、生态旅游圈“三圈”范围线,依法关闭一批污染企业,取消和停建一批工业项目,全域整治重点污染源。

“拆除所有养殖网箱,关停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餐饮农庄,将漳河周边12万亩森林纳入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陈晖说,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完成公园内4个村500多户农户的供电线路改造。

漳河湿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2014年获批为国家湿地公园,2020年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经过多年努力,漳河库区大部分水质为一类,整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透明度在3米以上。80万荆门居民的“大水缸”装满清洁饮用水。

漳河湿地功能提升,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公园内现有维管束植物490种、野生脊椎动物116种、鱼类68种。

水质变好,一些珍稀物种回归漳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成为常客,水库每年可见“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的踪迹。

桃花水母。(袁昌新 摄)

实施流域生态补偿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

荆门市漳河新区漳河镇雨淋村的果园挂满柑橘、红心柚。村民刘桂林忙着招呼采摘的游客,心里乐开了花。

漳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刘桂林家200多亩果园按照湿地公园创建要求,施用有机肥,采用诱蝇球、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杀虫技术,提升水果品质的同时,也保护了漳河湿地的生态环境。

雨淋村位于漳河湿地公园内,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全村实行垃圾回收、有机肥替代化肥、杀虫灯替代农药、生活污水无动力化污水处理。像雨淋村一样,漳河湿地公园沿线的33个村(社区)杜绝农业面源污染,呵护绿水青山。

2021年,荆门市实施漳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设立年度规模450万元的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支持各村(社区)开展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分为水生态补偿和林生态补偿,补偿额分别占80%和20%,补偿对象为荆门市政府《漳河水库“三圈”范围线规划》中二圈范围内的29个村和4个社区,涉及4300多户居民。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与绩效挂钩,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雨淋村村支书黄永宝介绍,今年他们村可获得生态补偿资金20多万元,每户可分250元的山林保护资金,其余资金由村里集中采购有机肥、太阳能杀虫灯等物资,组织村民开展绿色生产。

“让保护生态的生产者得到补偿。”孙祖军说,荆门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漳河国家湿地公园环境更美、林产品品质更好、人民更幸福。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熊磊

0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