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记者探访武汉“海绵江滩”:从老工业区到城市“新肺”的蝶变之旅

2022-10-28 18:15:56 
分享到:

你见过像海绵一样会吸水的地面吗?

10月27日,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来到武汉青山江滩,虽然刚刚下过一场小雨,但观鱼广场的地面却不见丝毫水渍,一问才知,看似普通的地面原来暗藏玄机。

能喝水、吐氧气  

“海绵江滩”会呼吸

“广场采用的是全透水的材料,雨水通过地表材料迅速渗透到了基层,再渗透到最下面的土壤里面,经过吸附、过滤,以地下水的形式汇集到长江。”武汉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熊颖说。

为了让记者亲眼见证“奇迹”,熊颖当场将一瓶水倒在地面上,很快,地砖像海绵一样,将这些水吸入地下。

熊颖介绍,青山江滩吸纳海绵理念,是湖北首个海绵江滩。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区域,综合运用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措施,修建多处下沉式生态草溪和雨水花园,大量的植被以及缓坡、下沉式的设置,有效消减了雨水径流速度和污染负荷,让青山江滩成为天然氧吧和“雨水花园”,经植物吸附和净化后的水流入长江,也是保护母亲河的得力之举。

(江滩雨水花园

“青山江滩的海绵绿地占到80%以上年释氧量2400吨,是武汉面积最大的‘会呼吸’的江滩。”熊颖告诉记者,为防止堤坡面水土流失,青山江滩两侧的堤坡上都种植了大量的植被,构成了立体的植被缓冲带。迎水面堤坡及滩地部分雨水在滩地内消纳,背水面堤坡雨水进入临江大道雨水系统,降低了堤防及滩地部分的径流污染负荷。

熊颖说,这样的设计在保证美观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滩地中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体现生态水系的水资源再利用。

从“江边”到“江滩”

老工业区的“蝶变”之旅

2025亩滩地公园,绿化率超过80%,每年增加碳汇量约723.8吨,这座巨大的城市花园充满活力。

难以想象,在2012年以前,这里曾是工业码头聚集地,满目疮痍。在老青山人的记忆里,长江南岸的这条长堤,数十年未曾改变——土堤、陡坡,原始杉林遮天蔽日,菜地、沙场、码头散布其间,重卡穿梭、尘土飞扬。外人至此,总觉得到了边远郊区,就连青山本地人也习惯称之为“江边”。

(青山码头旧照)

从“江边”到“江滩”,一字之差,背后则是一个老工业区,“由钢到水”的“蝶变”之旅。长期以来,由于以地面硬化为特征的“水泥式摊大饼”城市化加快推动,武汉几乎陷入逢雨必涝的窘境。

2015年4月,武汉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而青山区作为全市两个试点片区之一,率先进行三年试点建设。武青堤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及临江大道改造工程,作为首个运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江滩工程,也成为了打造“海绵武汉”的“核中之核”。

改造前,武青堤为土堤结构,堤防断面形式单调;堤外江滩设施及建筑物情况复杂,汛期行洪存在安全隐患;堤内临江大道紧邻堤防内脚,道路狭窄,破损严重,堤内建筑多为厂矿企业,房屋低矮破旧。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青山逐步关停了沿江码头,拆除沙石码头26个,保留3个重件码头作为工业遗址景观,封堵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溢流口4个,全面改善江滩整体景观和生态环境。

(整治后的青山江滩)

2017年,全长7.5公里的青山江滩建成,采用防渗墙加上缓坡式绿地的建设方式,在兼具防洪功能的同时,还实现了“城市、堤防、江滩、水景”的有机整合。每逢6月,马鞭草、紫娇花、月见草、金鸡菊……大片大片的网红花海在绵延7.5公里的青山江滩次第绽放,曾经因钢而兴的“红钢城”有了新名字——绿城。随着环境改善,青山江滩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老人放风筝、小孩滑轮滑、青年人健步行,每个人都能在青山江滩找到释放身心的方式。

青山江滩之变,是长江之变的缩影,水清岸绿,人与长江也更加亲近。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徐诗雨 责任编辑 宋歌)

0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