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荆州洪湖市30万亩再生稻全面实现“吨粮田”

  2022-10-27 11:04:06
分享到:

眼下,在荆州洪湖市再生稻高产示范区——全国再生稻第一村新场村(原董口村),稻田里金浪欢舞,轰轰作响的收割机来回穿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乡亲们的脸上,洪湖市再生稻全面进入收获期。

10月24日,洪湖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并邀请荆州市科协、国家统计局洪湖调查队,联合对洪湖市沙口镇再生稻高产示范区新场村十二组村民朱元杰种植的再生稻进行机械实收测产。当天测产面积4.19亩(按667平方米计,下同),机械实收稻谷4935斤,扣除杂质即湿谷亩产1152.8斤,折算成干谷亩产达942.2斤,单产再创历史高位。

面对今年的高产,村民朱元杰喜笑颜开。“我的头季稻1000平方米收获稻谷1680斤,二季再生稻现场测产实收再生稻1413斤。两季合计产量达3093斤,按今年普通中稻价格1.35元/每斤计算,1000平方米稻谷收入达4175元。这个收入还没有计算二季再生优质稻谷的溢价收益。今年在大旱之年取得大丰收,真的要感谢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抗旱支持”。

洪湖市是再生稻技术的发源地之一,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再生稻栽培记载。近年来,洪湖市为更好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贯彻落实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理念,提升种粮产量和效益,不断优化推广再生稻种植模式。洪湖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再生稻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再生稻良种选育、工厂化育秧、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丰产等关键技术成果。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与摸索,总结出洪湖再生稻高产高效的“1234”种植模式,即在1000平方米稻田内,一次水稻种植,两季水稻收获,稻谷总产达到3000斤,产值超过4000元。今年,洪湖市再生稻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全面实现“吨粮田”。

图为洪湖市乌林镇再生稻技术示范基地 开展稻-再-油模式探索 最大化利用土地 实现粮油丰产丰收

今年秋冬播,洪湖市还将开展“稻-再-油”新模式的技术攻关与试验示范,最大化利用土地,进一步探索粮油“双高产双高效”的新模式。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晗 袁勇攀 通讯员 郑普兵 邵祖学 田俊杰 编辑 黄小佳 编审 刘余


责任编辑 黄小佳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