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二十大代表风采 | 阎敏:凭“毫厘之功” 以技报国

  2022-10-08 19:11:01
分享到:


今天的二十大代表风采,一起来认识一位火箭“咽喉主刀师”。

二十大代表阎敏,是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江北公司数控车工、首席技师,被称为火箭“咽喉主刀师”。

追求毫厘之间的精准、完美,是阎敏多年的习惯。他加工的喷管,是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提供能量转换的重要装置,关键部位的加工精度要求控制在0.005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因此也被喻为火箭的“咽喉”。

二十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首席技师阎敏:“它牵涉到很多的尺寸,由多种零件组装在一起,容不得有闪失。如果是出了问题,整个导弹或者火箭它就会发射失败,影响非常重大。”

喷管的关键部位结构复杂,零件尺寸多,对精度要求极高。2000年,阎敏所在单位成立了数控加工车间,引进了一批全英文界面的数控机床,这对英语零基础的阎敏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二十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首席技师阎敏:“因为当时网络这块也不发达,所以说我们通过我们买的英文字典去查,通过这个按键,从简单的一些程序代码逐步去摸索它。”

15本工作笔记,记录了阎敏遇到的难题,也见证了阎敏的突破。边摸索、边实践,两年时间,阎敏不仅熟练掌握了数控编程系统,还自己开发出15种数控操作的常用功能。针对现有的车床无法满足精度加工要求,阎敏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加工技术,突破了数控机床0.02毫米的精度,并且创下了0.005毫米的极值。这种不断挑战和创新的动力,源于一名共产党员对于航天事业的敬畏之心。

二十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首席技师阎敏:“(因为这)不仅牵扯到我们个人,更是牵扯到国家的安全、国家的安危。我们在航空航天这块,作为技能带头人,身上有更多的责任。要做到为国家的型号产品付出更多的努力,解决更多的生产难题,带出更多的高水平的技能人才。”

对于阎敏来说,车刀下是祖国的国防事业。34年来,阎敏所经手的“咽喉”型号产品合格率一直是100%,他“人刀合一”的精湛技艺,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的诞生,他参与研制的产品先后五次亮相国家盛大阅兵仪式,接受最高检阅。

二十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首席技师阎敏:“接受党和人民检阅时,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也将继续秉承工匠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不负众望,为大国重器制造、祖国的航天事业、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祝如月 陈凯歌 通讯员 沈青玲 张博宁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