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天使翻译官”采访记

2022-09-26 09:22:46 
分享到:

在武汉,有一支手语导医志愿者团队,12年来一直坚持义务为听障人士看病就医提供“翻译”服务,累计服务听障患者4000多人次,被誉为“天使翻译官”。最近,湖北之声记者跟随这支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张勤采访,记录下他们为听障患者服务的场景。

8月28日,武汉市第一医院。

早上8点,张勤值完夜班,脱下白大褂、挎上包就从医生办公室下电梯,来到一楼大厅。一米八的个子加上俊朗的脸庞,很容易把他从人群里认出来。8点一刻,他接到了聋人夫妻王静(化名)和张伟(化名)。张伟眉头紧锁、站立不稳,妻子王静焦虑不已,张勤赶忙过去和他们手语交流。

张勤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生。前一天晚上接到王静微信留言,说丈夫呼吸困难、出汗、腿发软。担心病情发展,张勤让夫妻俩第二天就来看病。

张勤带着他们挂了号,搀扶张伟到三楼医生诊室。诊治医生量血压、听心跳、询问病情,张勤把医生的话用手语一一翻译给夫妻俩,再把夫妻俩的手语回答翻译给医生。

张勤为聋人夫妻就诊提供手语翻译

开了几样药,医生建议张伟回家观察,一旦不适尽快来医院就诊。得知丈夫没有生命危险,王静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9点多,张勤带着夫妻俩缴费后到一楼取药。取完药,张勤手语指导他们用法用量,并写在药盒上,再三叮嘱不要焦虑,有任何不适随时发微信,自己手机24小时开机,会第一时间带他们到医院就诊。

王静通过手语比划对记者说,由于沟通障碍,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到医院看病。如果没有张勤的帮助,他们自己看病要花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每个窗口、每个医生只能用笔和纸反复写反复沟通,有时候还沟通不畅,这对于本来就备受病痛折磨的他们可谓雪上加霜。

张勤介绍说,更糟糕的是,很多聋人不识字,无法和医生沟通,宁愿在家痛苦煎熬也不去医院,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有的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离世。因此,无论多远,只要聋人患者有导医要求,张勤都会到离他们最近的医院去服务。

在服务过的对象中,张勤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女孩晨曦(化名),星巴克的咖啡师,因为脑瘤住院手术治疗。“当时是开颅手术,一个孤儿该怎么办?刚上班,又没钱,又是聋儿。我帮她联系她的单位,保留了基本的工资;又帮她找慈善总会,用水滴筹筹款;我们(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亲自把刀,免了手术费,最后没花多少钱给她治好了。住院的时候,几乎只要是我的夜班,我就会看她,安慰她。手术出来,(她)从昏迷到后来能够说话,看到我眼泪不停地流,真是劫后重生了。”张勤回忆说。

 张勤(左一)对晨曦(化名)进行手语抚慰

张勤今年42 岁,从2010年开始手语导医到现在,他为聋人手语导医已经整整12年。

走上手语导医路还得从大学说起。张勤在大学时是学生会主席,爱好文艺,热衷公益,在一次志愿者活动中表演手语舞,因此爱上手语,除了学校社团学习,自己还到汉口江滩的武汉聋人手语角学习手语。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爱好影响了他的人生。

2010年,张勤进入武汉市第一医院,成为一名介入放射科医生。参加工作不久,一天,张勤在医院遇到了一位叫魏五毛的聋人,用手语沟通却没人能懂,于是他带着魏五毛从登记、检查到取药,全程手语翻译,魏五毛感激不已。

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聋人找到张勤手语导医,张勤在工作之余义务为他们服务。张勤说:“在传统印象中,别人都说聋人比较火爆,或者觉得不能沟通、不好接近,可是在你用手语慢慢地走入他们的群体以后,你才发现他们原来是觉得有点不舒服。医者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自己服务的病人健康满意,这可能就是我觉得很满足的地方。”

    张勤服务的第一位聋人患者魏五毛(左一

9月3日,手语志愿服务站。

这天是休息日。早上8点,张勤骑上单车,穿过汉正街,来到六角亭街游艺社区。他创建4年多的手语志愿者服务站就在这里。

自从走上手语导医这条路后,找张勤手语导医的听障患者越来越多。2012年5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成立了张勤手语导医义工队,张勤任队长,培训院内的导医、护士30多人为听障患者导医;2018年,在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残联和六角亭街游艺社区的帮助下,张勤组织成立了手语导医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免费提供办公场地以及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服务站就成了听障群体的另一个“家”。

服务站就在游艺社区服务楼的露台上。打开门,满眼绿植花卉,生机盎然,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教学用具、电脑、书架一应俱全,这就是张勤和其他志愿者工作的地方。在这里,记者还看到一本手语导医图册,这是张勤和他的团队花了半年时间精心拍摄制作的,以图片形式手语演示医院科室、医疗设备、常见病情、就诊流程,目的是方便聋人“按图”就医。常年值守服务站的是一位退休工人宋大姐,她也是一位轻度听障人士,服务站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聋人在手语志愿者服务站参观

9点,整理完资料,张勤打开电脑,开始线上志愿者交流会,因为疫情原因,本来安排的线下急救培训改成了线上交流会。张勤说,每周六,这里都会举办健康咨询、手语培训、急救培训、健康讲座等各种活动。游艺社区书记肖静说,经常看到晚上服务站的灯亮着,跟张勤打电话才知道他又是在加班。

听障人和普通人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却因为语言障碍形成一道鸿沟,但张勤在为他们服务中慢慢融入了这个群体,成为了他们的一员,这个小小的服务站也成了这个群体温馨的港湾。肖静说,每次开展活动,聋人参与率都很高,他们学得相当认真,学完总是面带笑容走。

陈亮和刘静是加入手语导医志愿者服务队最早的志愿者之一,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服务站,这天也不例外。

陈亮在汉正街开着一家土特产小店,每天除了看店、送货,还要照顾读初中的女儿。他曾经看到身边肢残亲人遭受疾病折磨的痛苦情形,所以再忙也会腾出时间手语导医,虽然有时候遭遇异样的眼光,但他并不在意。

陈亮说:“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当志愿者?’我就回答,我喜欢服务别人,我觉得助人为乐。”

34岁的刘静在一家日资企业工作。工作7年时间,她参加过很多志愿者活动,唯独手语导医她坚持了下来。她说:“我还是喜欢这种聋哑人志愿(服务),没有任何的商业色彩,大家都是很真诚地用心去服务。”

手语导医志愿服务队成立以后,加入的志愿者从当初的50多人发展到如今411名,张勤说,正是这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的加入,手语导医服务才能走到今天。

志愿者陈亮在医院为患者全程导医

9月17日,听障患者杨浩的家。

这天周六。早上8点,张勤带上血压器和一袋水果,搭乘公交去看望聋人杨浩和他的母亲。张勤说,手语导医能够帮助聋人解决看病难题,但很多患者忽视家庭康复治疗,还有的聋人术后自行停药或者减药,不利于康复。因此,张勤和团队其他成员,每周集中走访4到5个聋人家庭,给聋人患者量血压、血糖,检查药品的有效期,提醒他们备好急救药品,帮助他们康复治疗。

张勤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走访聋人家庭

杨浩住在汉西古田小路,这里是典型的城中村区域。穿过一个喧闹的露天菜市场,顺着一条弯曲的小路,张勤走进杨浩的家。杨浩“手舞足蹈”地迎了上来,杨浩的母亲也拄着拐走了出来。

杨浩今年50岁,从小就患孤独症,既不会说话,也不会手语。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杨浩几乎不出门,生活半径就是家和菜市场,生病了就买药对付。年迈的母亲担心相依为命的聋儿在自己过世后无法独立生活,2017年打电话向电视台求助,电视台通过残联找到了张勤,自此,张勤就和这对母子结下了缘。

张勤从包里拿出血压器给母子俩量了血压,然后让杨浩把家里的药拿出来,仔细检查了一遍。

张勤说,对杨浩这个家庭来说,老人行动不变,杨浩又无法与人沟通,上医院看病成为奢侈。因此,每个月他都会和其他志愿者上门给母子俩做检查。除了检查,还帮助杨浩学习手语。当母亲病重,张勤就和其他志愿者上门来带着母子俩去医院。

张勤等志愿者的到来,给这个困难家庭撑起了一把伞,老人不再担忧害怕。

张勤(右二)和志愿者宋大姐(右一)走访杨浩家

家庭回访、导医服务、志愿者培训、健康讲座,张勤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最难的是2019年,他回忆说:“当时岳父肾衰到尿毒症,爸爸从膀胱癌到多发性骨髓瘤,两个重症。岳母带状疱疹,妈妈也是心脏病住院。我要换着帮忙守夜,又要上班,再加上妻子生二胎,老大要接送,再就是安排志愿者的课程,忙不完的事情。”

但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坎坷,12年来,张勤从来没想到过放弃手语导医志愿服务。张勤告诉记者:“咬着牙挺过去,作为一个男人自己扛不住了也得扛,熬过来了就好了。这可能就是一个获得感和成就感吧,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很喜欢的事情,也很喜欢这一群人。”

张勤和他的志愿者团队

现在,全国有2700多万听障人士,武汉有1.5万,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已是他们的日常,而就医难更为突出。在武汉,张勤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开辟了手语导医服务,一定程度上为聋人就医解决难题。在他的带动下,全国其他城市也陆续开展这项服务。

令张勤担忧的是,目前我国专业的听力服务人员仅有1万人,而能提供手语导医服务的更少,在他的团队,合格的手语导医志愿者还不到20人。他认为,要真正实现2700万听障人士无障碍就医,还需要政府、医院和社会各界共同付出更多的努力。

记者:何瑛、黎学明、李志君

编辑:何瑛

编审:刘开莫、刘晓蕾、程艺畅、杨康


200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