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说05】别大意!骨质疏松可不是小问题,专家教您正确防治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也常常被称作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
虽然在早期没有症状,
但却在无声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
9月23日,《老年健康说》系列科普直播第五期《“静悄悄”的骨质疏松》成功上线,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老年副主任夏秦,教大家如何防治骨质疏松,尽享健康生活。
本场直播在长江云客户端、健康日报新媒体矩阵、泰生活APP同步播出,获长江云客户端各频道推荐,总观看量52.8万。
骨质疏松的形成——早防早治很重要
首先,我们带大家来做一个自测题,大家可以根据上图来判断,如有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身体的骨量在成年之前,是不断地自然增加的,当达到“峰值骨量”后就不再增加了。这个峰值大多数人都发生在30岁左右,具体会根据遗传、激素、环境因素而有一些差异。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身体的骨量开始下降,最终就造成了骨质疏松。
峰值骨量越高,那么到老年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晚,程度也越轻。所以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越早越好,否则——青年埋祸,老年遭殃!特别是女性,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
“老人怕摔”?——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中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折非常常见,由于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的患者骨折的几率会成倍上升,重度的骨质疏松患者打个喷嚏、晒被单用力一点都有可能导致骨折!
首先,我们来看看正常骨头和骨质疏松骨头的对比↓
相对于普通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即可发生,比如不慎滑倒、坐车颠簸等,且愈合缓慢、再发骨折的风险增加。
远离骨质疏松红黑榜
预防骨质疏松除了需要“开源”——尽量让“峰值骨量”最大化;另一方面还要“节流”——尽量减少骨量的丢失。
夏主任为大家总结了「骨质疏松红黑榜」,提醒各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
「黑榜」
- 常喝咖啡浓茶
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会影响钙吸收,增加尿液排泄,诱发钙流失,从而降低骨密度。而碳酸饮料里含有磷酸,饮用过多会影响钙的吸收,造成骨质疏松。
- 节食减肥
脂肪是身体摄取钙质等营养的重要桥梁,只吃蔬菜水果等素食会造成钙质的障碍。因此,要想保持健康,需要均衡饮食。通过节食减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把骨密度减弱。
- 抽烟喝酒
烟碱会使骨头里面的钙分解出来流失进血液中,而尼古丁会影响钙的吸收。酒精中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在人体内会影响钙的吸收,加快骨骼钙流失。
- 多吃肉
一般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1.0克蛋白质/千克体重比较合适,个别老年人可达每日1.2-1.5克/千克体重。当然,蛋白质摄入过多也会引起钙丢失增加,所以蛋白质摄入要充足但不可过多。
「红榜」
- 做负重运动
经常做负重和肌肉强化锻炼,可以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适当的运动和营养摄入对于骨骼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大量的研究证明,适度的力学刺激能有效促进骨合成,抑制骨吸收;而长期不运动则会促进骨吸收,减少骨合成。
- 多晒太阳
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与转化,从而促进钙的吸收。
如何挑选补钙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钙摄入量为每天 800 mg,实际上,我们人体中所需要的钙有两个来源:日常饮食中食物中的钙,额外吃的钙补充剂。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任何营养首先都应该从日常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主食、肉类等)中获得,而不应该依赖于某种单一的饮品或者药物、保健食品。如果饮食无法满足钙摄入,可选用钙剂进行补充。一般情况下,一天能吃够这些食物,就说明你的钙摄入量是足够的。
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如孕妇、儿童等,对钙的需求量会更大,普通饮食满足不了,就要通过额外的钙剂来补充钙量了。目前市面上的钙剂通常分为有机钙和无机钙两种,而它们也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合的人群。至于剂型(片剂、液体、胶囊等)对其补钙的功效并没有影响,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对于老年人来说,推荐每天摄入1000mg钙,除去食物中包含的钙质,建议额外补充600mg钙片。
骨质疏松的诊疗
通过骨密度的检查可以知道我们是否存在骨量的丢失以及能否确诊骨质疏松。检查过程跟拍X线光片差不多:换上医院的衣服,躺下,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员操作,不需要打针或者注射任何东西,只需要10-15分钟就可以测出股骨和脊柱的骨密度,所接受的辐射量只有常规X线胸片的1/10。
正规医院骨密度测试结果的报告是一个数字,称为“T值”,由被检测者的骨密度跟一个健康的30岁成年人的骨密度相比而计算得来的。
如果T值在-1.0~-2.5,同时有其它危险因素或者股骨/椎骨骨折的历史,推荐药物治疗,如果T值≤-2.5,夏主任则推荐大家进行药物治疗。
正常人可以通过药物来预防骨质疏松吗?还有自己在家就能做的预防骨质疏松健康训练操!
更多有关骨质疏松的知识
欢迎您扫描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
观看本场直播回放
9月24日10:00
《老年健康说》系列科普直播第六场
《远离记忆的“橡皮擦” ,预防阿尔兹海默病》
即将上线
我们继续与您不见不散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台大健康发展中心
作者单位:湖北省老年医学中心、湖北广播电视台大健康发展中心
编导:田思鹏
摄影:刘灿坤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杜若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