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热点里的价值观 | 高铁上该不该卖卫生巾引热议,“带节奏”的说法要不得

  2022-09-23 09:12:21
分享到:

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坐高铁期间提前来例假,却未能在高铁上买到卫生巾,最后乘务员帮她找到一个,避免了尴尬。该网友通过乘务员了解到,此前也曾有不少乘客反映过类似情况,表示“真心希望高铁上能够售卖卫生巾”。对此,铁路12306回应称:卫生巾属于私人物品,是不售卖的。

网友评论截图

这本是温馨的故事。网友通过乘务员的帮助避免了窘境,并能够在窘境之后想到其他可能会遭遇同样困难的人,向高铁站提出友善的建议。但就是这个温和的建议在网络上却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有网友指责高铁不卖卫生巾是在“歧视女性”;也有不少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要求高铁上售卖卫生巾的人“是巨婴”“是麻烦社会”“是让高铁做亏本买卖满足少数群体特权”。

如何看待此事引发的争议?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讲师 陈志博士在《热点里的价值观》发表观点:

首先,看不见需求并不意味着需求小,需求小也不代表需求不应被考虑。卫生巾是大多数女性的必需品,高铁上乘客众多,个别女乘客因匆忙外出而忘带卫生巾的情况是肯定会发生的。最开始12306客服关于“卫生巾属于私人用品,不正常售卖”的发言过于制式和简便,导致网络上第一波的评论多是对高铁系统忽视女性需求的批评。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交通服务行业,铁路系统面对公众的疑问和诉求给出这样的回复,显然是完全没有考虑到女性的特殊需求,也没有百分百践行自己“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当然,挑战背后也蕴藏机遇。这件事虽然让铁路系统在初期舆论中陷入被动,但相信铁路人经过科学理性又不失温情的研判后,一定会把握住这个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契机,重新擦亮“火车头”名片。

同时,高铁上是否应该售卖卫生巾还牵扯出了“性别歧视”的争议实在不可取。高铁系统忽视了女性的特殊需求固然存在不妥之处,但这并不是基于“性别歧视”的决策,更多的考虑应该是经济效益。我们注意到网络中有一部分人,每次出现带有女性符号的争议事件时,总拿出“性别歧视”“男女平等”等道德旗号来抨击“过错方”,把某个人或某个系统工作中的疏失拔高为“群体间的矛盾”,这种行为非常不恰当也充满不良动机。如果高铁上不售卖卫生巾是对女性的歧视,那不卖拐杖就是歧视老人?不卖尿不湿就是歧视婴幼儿吗?显然,这种脆弱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的网民在参与热门话题评论时,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晰的判断,不要轻易被这种谬误逻辑“带节奏”。

最后,我们所共同期望的是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是能考虑包容到每个个体窘迫的社会。我们应该看到这个社会的进步:商场里每层都有的母婴室、每座高楼必备的残障人士专用路、十字路口的盲道等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实际上是一直在被关注和改进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个不断成熟且常怀温情的社会,女性群体在公共交通出行时的特殊需求也会被重视和解决。

编辑:华磊 程艺畅

编审:杨康 柳芳


责任编辑 程艺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