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长江江豚科考时隔5年再启动 四支队伍在干流同步起航

  2022-09-20 09:15:42
分享到:

宜昌至城陵矶段科考队19日从荆州启程

科考人员在调试科考仪器

继2006年、2012年、2017年之后,第4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19日正式启动。图为长江城陵矶至湖口段科考船从武汉起航,极目新闻记者随科考船全程采访报道。

19日上午9时30分,“中国渔政051”“中国渔政026”两艘科考船,一前一后从武汉渔政码头拔锚起航,向东缓缓而去。船上的38位科考队员在接下来9天里,将沿长江干流城陵矶至湖口段仔细搜寻,寻找江豚。

同一天,长江干流四个江段的科考队伍同步出发,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正式启动。

这是继2006年、2012年和2017年后的第4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也是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首次流域性物种系统调查,对于长江江豚乃至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考察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6省市渔业主管部门、有关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极目新闻记者登船随队采访,全程跟踪报道此次科考动态。

四支队伍在干流

首次分段同步考察

长江江豚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属于长江中特有的淡水鲸豚类动物,是评估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2017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显示种群数量约为1012头,种群极度濒危。

5年过去,如今的长江江豚生存状况是否改善,江豚数量是否增多?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技术组副组长、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介绍,本次考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及分布考察、栖息地环境质量调查和未通航叉江江豚种群及栖息地调查等工作,全面掌握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和栖息地环境现状,整体评估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结构及变化趋势,科学分析长江江豚致危因素和保护措施效果,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长江江豚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本次科考方式和以往三次最大的不同是,不再是一支队伍干到底,而是采取分段同步实施的方式进行。”据王丁介绍,本次考察范围包括长江干流中下游段约1600 公里江段,洞庭湖、鄱阳湖湖区及部分长江支流江段,由120余名考察队员、20余艘渔政船艇同步实施。

干流考察9月19日启动,共4支考察分队:长江干流宜昌至湖口段考察,涉及2个考察分队,分别在武汉市和荆州市启动;长江干流湖口至马鞍山段考察、长江干流南京至河口区江段考察在南京启动。两湖考察预计9月28日启动,涉及洞庭湖、鄱阳湖及湖区支流考察。

每船配6名以上观察员

每半小时换位

“这次科考在技术上有所创新,除了常规的目视、被动声学,还加入了自动影像辅助系统(VAOS)和水环境采样(eDNA)。”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江干流城陵矶至湖口段科考队队长梅志刚介绍:“简单说,有四种,看——用望远镜观察,听——用收音声纳捕捉信息,拍——180度船载摄像头矩阵,环境DNA——提取相对封闭或流动不剧烈水域水样。”

18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在考察队培训现场看到,科考人员4人一组,在甲板上用望远镜观察江豚,每人不同角度,确保前方180度江面上的江豚活动能尽收眼底。

为保持观察者精力充沛,观察人员每半个小时轮换一次位置,每条科考船配备6名以上观察者。

“因为江豚用肺呼吸,需要出水,因而会被看到,一般出水平缓,天气变化或受惊或捕食时才会跳出水面,江豚正常游泳速度为1.2米每秒,因此考察船速不宜过快,保持在15千米每小时左右为宜。”考察船行至鹦鹉洲长江大桥时,梅志刚举起望远镜,对观察员说:“我们要注意江豚出水的高频率区域,如洲头洲尾、河口、回水区、沙坑、天气变化之前等。”

考察途中,观察员们认真记录着每一组观测数据,声纳依然在船尾潜行,船顶的180度高清摄像头也不停旋转捕捉信息。

考察结束后,科研人员和主管部门将对科考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得出江豚梳理、种群分布等重要信息。

长江协助巡护队员

首次加入科考

长江湖北段是江豚重要的栖息地之一,近年来,江豚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中科院水生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武汉城区江段出现超20余次,近210头次;宜昌城区江段,有一群江豚常年定居在此,成为爱豚人士的网红打卡点;汉江潜江段,近30多年来也首次发现了江豚的身影。

此次科考中,湖北段有两支考察队,分别承担宜昌至城陵矶、城陵矶至湖口两段的考察。

19日上午9时,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湖北段启动仪式上,科考队员接过队旗,并在长江边庄严宣誓。

在宣誓队伍中,极目新闻记者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江西省鄱阳县江豚协助巡护队队长蒋礼义。“保护了半辈子江豚,这次被抽调参加长江全流域江豚科考,是平生第一次,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蒋礼义说,希望通过这次干流考察学到更多知识,回去运用到鄱阳湖江豚保护上。

蒋礼义虽然不是渔民,但他和鄱阳湖打了30多年交道。2017年,他发起成立鄱阳县江豚保护协会。2018年,成为鄱阳县江豚协助巡护队队长,6名队员有5个退捕渔民;现在,这支队伍已增至120人,成为鄱阳湖的“江豚卫队”。

此次科考中,蒋礼义被编入城陵矶至湖口段“被动声学”技术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江干流城陵矶至湖口段科考队队长梅志刚介绍,“被动声学”是江豚考察的常用手段,就是把一个收声声纳放在水里,收集水下声波以判断江豚分布和数量。

“以前在鄱阳湖考察江豚,主要用望远镜看,这次进‘被动声学’小组,也是一次学习机会。”蒋礼义一边说,一边将一根长约1米、直径约10厘米的圆柱形声纳设备缓缓放入江中,声纳连着一根黑色电线,需要两人拉着,一点点滑入水中。

科研人员蹲在一台设备前,注视着显示器上的声波,不时大声提醒“放线”的蒋礼义,调整入水深度和长度。经过约半个小时的调整,声纳在水中的位置达到最佳状态,即离船尾100米、入水3至5米、收声范围方圆300米。

19日上午9时30分许,随着科考船离港,船舷“船尾100米拖有仪器,请避让”的红色横幅,在蓝天碧水间愈加醒目。

此次科考队员中,不少人不止一次科考经历。

宜昌至城陵矶段考察队队员范飞,曾参加了5年前的长江江豚科考,当时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和声学监测,当年科考完回家,她还收获了新的喜悦——孕育了一个小宝宝,“当时队员们都向我送来祝福,还给小宝宝起了个小名‘小科考’。”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钱正义,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保护学科。这是他第三次参加长江江豚科考,从科研人员的身份转变为公益组织工作人员,在他看来,使命是一样的,那就是“保护好江豚,保护好长江。”

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熊磊


责任编辑 熊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