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部老人机被植入木马 安全专家提醒:来源不明的链接别点开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刚刚落幕,网络安全议题热度不减。万物互联时代,我们如何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记者连日来采访业界专家、监管部门和普通市民,多方寻求答案。
湖北移动在校园周边开展反诈宣传,向高校学生普及网络安全常识。
上周一,湖北移动通过技术手段,捕捉到有用户持续向外发送涉赌信息。经过进一步排查发现,当天全省共有1050多部移动手机被偷偷植入木马病毒,沦为被不法分子控制的“肉鸡”,整个过程机主毫不知情。
湖北移动信息安全部副总经理张四海说:“它中毒以后必然有特定的行为,别人可以拿你手机打电话、发短信,这些都是由远程控制的。我们这次找到跳板机在日本,这批用户都跟日本特定的某一个服务器在通信,我们就把通信包给清除掉了,把网址也设成了黑名单。”
张四海透露,此次排查发现的1000多部中毒手机,全部都是老人手机。到底是谁在这些老人机中植入了木马程序?张四海分析,手机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中毒:“一是买手机的时候,买到了非正规渠道和非正规品牌的手机。网上卖100多块钱的老人机成本肯定不止100多块钱,就是留着后面做坏事的;二是扫二维码下载APP到自己手机上,有的点别人给的链接。中了木马程序的话,你手机的屏幕信息、输入信息、显示信息基本上全被他监控了。就算是银行给你发验证码,他也能读。”
维护网络安全,人人都是第一责任人。湖北省通信管理局网络安全处处长向安贵说,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大家使用邮件的时候,对来源不明的邮件不要轻易点开。手机收到短信、微信,里头有些链接也不要轻易点击,这种很有可能是带有恶意程序的。另外,尽量不要通过外面公共的WIFI去访问银行的APP,输账号、密码的时候很容易就被窃取了。”
在数字世界里,密码设置无处不在。大数据安全分析显示,弱口令是网络安全十大安全漏洞之一。弱口令通常是指容易被别人猜测或者被破解工具破解的口令,相当于把钥匙放在了家门口。武汉市民小林告诉记者:“我原来有一次因为QQ密码设得太简单,就被人盗了,然后向我的朋友发送了诈骗信息,向他们借钱。朋友提醒我,我就及时登陆QQ把密码找回来,之后我就把密码设置得非常复杂,有英文的大小写、有数字,还有特殊符号。”
市民刘先生会根据账号的类别,设置不同安全程度的密码,他说:“比较重要的或者说比较敏感的、涉及到财物的,密码就设得复杂一点。更换的频次还是比较低的,一般不怎么更换。”
实际上,如果长期不换密码,受到网络攻击的风险会成倍增加。省通信管理局网络安全处处长向安贵提醒:“密码不能设得太简单,定期要更新。另外,不能所有的密码都设成一样的,万一黑客破掉一个,另外的都给破掉了。再有一个呢,买了无线上网设备、摄像头、智能锁等这样一些智能家居设备,回去以后密码要赶紧修改,因为它出厂时有原始密码,如果不改,黑客攻击不就是手到擒来吗?”
网络安全发展状况分析表明,当前发生大规模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不大,针对个人用户有目的的特定攻击数量会越来越多。湖北移动信息安全部副总经理张四海告诉记者,手机离钱和用户隐私最近,随着木马程序向轻量化演变,智能手机用户可能面临个人隐私泄露等一系列安全风险:“现在的手机病毒很隐蔽,使用过程中你看不见这个界面在跑,没有图标。以前的木马跑的时候把机器给跑卡死了,现在它不影响,就像一个人在‘偷听’,你就没有任何隐私了。专门做安全评估的厂家才有能力检测这个设备,普通老百姓就是防。”
值得注意的是,给我们生活带来无限便利的微信小程序,可能暗藏安全风险。由于无需下载、用完即走、资源消耗少,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小程序来玩游戏、订餐或者网购,这一数字化工具的持续升级连接能力,极大地丰富了疫情之下生态企业的私域运营路径。
腾讯最新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微信月活跃账户达到12.99亿,微信小程序日活跃账户超过5亿,2021年小程序商家自营的实物商品交易总额同比翻倍。张四海建议,使用微信小程序前要谨慎判别,不要随意扫码进入,更不要随意使用“附近的小程序”等功能。在进行访问通讯录、获取位置信息、使用摄像头、读取手机短信等敏感信息授权时,非必要不要授权。同时,定期对手机中的微信小程序进行清理:“用微信点一下,‘我的小程序’下面就会有很多小程序,这就是你不小心点的任何一个应用,都可能变一个小程序下来。并不是所有的小程序都保证没问题,合法的程序自启后,会收集用户的数据,有的小程序看不出任何关系,实际上是同一个开发商做的,数据汇集到一个地方,一般灰色产业地带会用一段时间,卖出去可能就到诈骗分子手上了。”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晓 通讯员 王政 责任编辑 谢雅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