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教师节 | 藏族孩子的“武汉阿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师马丹

2022-09-09 21:29:35 
分享到:

9月6日,教育部发布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共12位教师入选,来自武汉市旅游学校的马丹就是其中之一。6日下午,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采访了马丹,请她讲述她在西藏6年的教学经历。


马丹,女,汉族,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她作为形体课兼礼仪课的教师,在28年的从教生涯中,以“尚礼、塑形”作为教学目标,以“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自2016年以来,她两次申请参加“组团式”援藏工作,用无私的爱关心藏族孩子发展,坚持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农牧民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先后资助多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她始终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创建了一支充满特色的舞蹈啦啦操队,带领学生走上全国舞台。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曾因高原反应住院近半个月

西藏学生黑板留言:“老师你怎么还不回”

记者初见马丹,她身穿一身藏族风格的白衣,看起来温文尔雅。在她家客厅的小桌上,放着一只牦牛玩偶与一盒青稞粒,马丹说,这能让她感觉怀念起西藏的点滴。

图示:马丹家中的牦牛玩偶与一盒青稞粒

谈及两次援藏的经历,马丹笑称高原反应伴随了她6年。“当时为了适应西藏的环境,和当地民众一样不带氧气瓶,但跟他们不同的是,我有高原反应,头昏了就吐,吐完了再继续做事,有时候去海拔高的学生家里家访也是边吐边走。”然而,却在2018年初,马丹突然晕倒了。

“那是高原反应最猛烈的一次,醒来的时候,校长要我赶紧回武汉休养,生怕西藏的医疗水平不够。”马丹介绍,一直以来,2-3月份都是她在西藏最难熬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天气很冷,她总是要穿两条棉裤再套两层羽绒服,最外层的羽绒服还要包到脚踝,脚上穿两双袜子和一双长筒毛绒靴,然而山上稀薄的空气依旧让人胸闷气短。

这场突如其来的身体抱恙,让马丹在武汉的病房里修养了近半个月。也许是回到了熟悉的环境,马丹的身体恢复的很快,“当时领导们、同事们都说,休息一个月再回归岗位吧,我说不了,学生们还等着我,好多事情都还没有做。”所以,马丹又马不停蹄地回到了西藏,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刚推开教室的门,学生们黑板上的留言瞬间让她泪目。

“老师你怎么还不回”

“老师你到底去哪里了”

……

看到黑板上的一行行留言,马丹为之一颤,背过孩子们抽泣了许久。“我当时一直在哭,我觉得太感动了,我能从那些句子里感受到孩子们真的很想我,那种感情特别真挚。”马丹表示,做教育最抚慰人心的就是看到孩子们对自己的喜爱。

图示:马丹与西藏的学生们合影

“有时候看着学生们好好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我都会很开心,孩子们的成长让我觉得做教育很有意义。”马丹说,西藏学生都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因为学校离他们的家很远,有的甚至一天一夜的路程都到不了,“大部分孩子还想考出西藏,到内地学习。”马丹说,尤其是西藏一些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家庭,认为孩子能进入内地是一种荣耀,“内地西藏班”在当地非常火爆。

原创“跨界”舞蹈屡次获奖

为教学生到毕业 再度援藏3年

2016年,马丹开启援藏6年之旅。前三年,马丹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兼任校团委书记和音乐教师;后三年,在山南市东辉中学任教。

为了能让西藏学子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2018年,在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马丹教课之余开设艺术舞蹈兴趣班,融合现代时尚啦啦操与藏族传统舞蹈等表现形式,为学生们量身编排了别具一格的藏式啦啦操,尤其是舞蹈动作里包含模拟“藏绵羊”,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并由此成立了雪域高原上第一支学生啦啦操队。

图示:马丹与西藏啦啦操学生合影

在高原上跳啦啦操,刚开始身体吃不消,上课时,马丹只做一两个示范动作就喘得厉害,“上一节课,相当于在武汉上两三节课的强度”。马丹说,那时因高原缺氧,她常常嘴唇开裂、发紫发黑,流鼻血、心悸难受、夜间失眠等症状时常发生。

2018年7月16日落幕的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上,马丹带着24名学生摘得花球啦啦操项目冠军和街舞啦啦操项目亚军。“这是来自西藏的队伍第一次参加比赛,成绩来之不易。孩子们走出大山,开阔了眼界,登上了更大、更高的舞台,更让我高兴。”马丹说,比赛地点在山东,许多孩子是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到了大海,每个人眼睛都发亮。

2019年暑假,三年的援藏期结束,马丹可以从西藏回武汉了。学生得知马丹要走,都来找她,拉着她说:“老师,您等我三年,等我毕了业再走吧!”马丹心头一酸,决定留下来,再援藏3年。

那个暑假,她在西藏陪啦啦操队的孩子们备赛两个多月。假期里食堂没有供应,师生每天中午就坐在草地上,头顶蓝天白云,一起吃盒饭。和这群西藏农牧民的孩子们朝夕相处,马丹把他们对家乡的爱也编进了啦啦操里。上台表演时,孩子们把西藏人民修筑房屋时的“打阿嘎”场景融入啦啦操动作,台下的观众们都惊喜鼓掌赞叹。他们的表演,也收获了大赛银奖。

图示:马丹老师(中,戴眼镜者)和学生的获奖合影

第二期援藏,马丹来到了山南市东辉中学,她在这所学校成立了传统艺术文化社团,想让西藏的孩子既传承当地文化,也了解更多的中华民族艺术。在学校的支持下,马丹专门去了西藏大学,花了两周多的时间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藏热巴鼓舞。

回到学校,她就教孩子们跳起热巴鼓舞,还把京剧《卖水》唱段融入其中,来了一个“跨界组合”,让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魅力。刚开始听京剧,孩子们听不懂,都笑。马丹专门请来藏文老师帮忙,把《卖水》台词翻译成藏语,给孩子们细细讲解。慢慢地,西藏学生也感叹:“京剧真的很了不起。”在山南市的庆祝活动中,这段表演也收获了一片赞誉。

图示:马丹在教学生们跳西藏热巴鼓舞

到海拔4300米的贫困户送慰问

助力雪域高原展新颜

走村入户接地气,精准扶贫暖人心。2020年9月16日,经过了一天的长途跋涉,马丹与东辉中学教师一行,走访了学校对口扶贫的下木达村结对贫困户家庭,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学校的关怀慰问送到贫困户家庭。

“我的结对户叫次仁措姆,那天我给阿妈送去了血压仪,祝福阿妈健健康康。”马丹说,看到阿妈的笑容,感觉一切是如此的和谐而美好。

图示:次仁措姆(左)与马丹(右)相视而笑

下木达村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北部,驻地海拔4300米,生产小麦、青稞、油菜等农作物。

马丹说:“阿妈的住所都是石头堆砌起来的,条件特别艰苦,我每次去都会给她带一些生活用品,她看到我,像见到了亲人一样。”

图示:马丹(白衣)在下木达村的小路上

除了给“阿妈”次仁措姆送去慰问,马丹还会帮她做家务,甚至学习用纺织车做当地传统服装。马丹表示,援藏6年,她学会了开拖拉机、种树等等,不仅是去教学和扶贫,也是去学习。“西藏的服装我带回来了几套,有的是传统服饰,有的是带有时尚剪裁的,既反映了藏族人民新的服饰审美,也展现了文化交融带来的进步。”

图示:马丹(白衣)在次仁措姆家做纺织

用心、用情、用力——对口支援助力建设美丽幸福新西藏,马丹与其他“组团式”援藏教师们为西藏风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马丹表示,自己与西藏的纽带,就像洁白的哈达,一边是她的学生,一边是她曾经援助过的贫困户。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佳薇)

0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