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焦心事,所以大家都会常备解热镇痛药物,以免在孩子出现发热、炎症等紧急情况时手忙脚乱。但解热镇痛药并不是“万能药”,家长在使用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什么时候用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除了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外,还有抗炎、抗风湿、抗痛风等作用。
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多指非甾体抗炎药物,这些药物种类繁多,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疾病,但大多数情况主要是用来降温,缓解轻、中度的慢性钝痛或炎症性疼痛,以及抗炎。
对于儿童而言,此类药物使用的最多目的就是退热。但并不是所有发热都要用药。发热是一种生理机制,对抗感染和疾病恢复有一定的益处,但高热会导致基础代谢率升高,能量耗损。
所以家长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评估,一般对于2月龄以上的孩子,腋温高于38.2℃并存在明显不适的症状,比如精神低落、萎靡、嗜睡等情况,就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必要时还应尽快就医。
孩童解热镇痛药物
虽然解热镇痛药物种类繁多,但很多药物由于有不良反应而不能给儿童使用,比如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安乃近、乙酰水杨酸、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等。
可用于2月龄以上儿童的解热镇痛药物主要有以下2种:
1.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还有个被众人熟知的名字,就是扑热息痛。它是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物之一,口服约30分钟起效,退热作用可维持3-14小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月龄以上婴儿和儿童发热的首选用药。
服用时应注意使用时间间隔要有4-6小时,一天不能超过4次,服用同时应注意避免与含有同样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合用,以免剂量过大损伤肝脏。
2.布洛芬
布洛芬因其抗炎作用突出、对血象和肾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也是可以用于儿童退热的解热镇痛药物。与对乙酰氨基酚一样,过量会引起大量出汗导致虚脱和休克,要特别注意用药间隔,而且要多饮水、补充足够的电解质。一天使用不能超过4次,尽量在餐后服药,而不是空腹给药。
结语
解热镇痛药物主要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儿童的退热,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来源:医学微视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