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荆州 | 奋进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征程

  2022-07-16 21:08:37
分享到:

让党代会精神在荆楚大地生根开花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后,荆州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热潮,准确把握战略定位,将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际行动。

党代会闭幕第二天,荆州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全面传达贯彻党代会精神。来自基层的党代表们也纷纷回归工作岗位,宣讲报告精神。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荆州九菱科技有限公司初压工段班长 王峰:这次报告中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这对我们制造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我们就必须要多学习、多创新。

作为生产一线的代表,王峰扎根压制一线,从学徒成长为高级工人,掌握了工段结构最复杂、吨位最大压机装模调试技术。抓住休息时间,王峰组织工友们坐到一起,向他们分享参会感悟。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荆州九菱科技有限公司初压工段班长 王峰:像什么‘三高地、两基地’,像我们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对我们实体经济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荆州九菱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调模工 卢明东:作为一名一线工人,我将继续扎根在一线,挥洒自己的汗水,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

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构筑精神高地,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做强“灵秀湖北”文旅品牌。在沙市洋码头,经过改造升级,原本废弃的老厂区焕发新活力,成为荆州文旅新地标。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荆州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李婷婷:要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推进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展现荆风楚韵,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要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

听完党代表的宣讲,大家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传承好荆楚文化,讲好荆州故事。

湖北沙市洋码头文创园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杰:做好洋码头文创园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及展示利用,做好水文化、码头文化等文化展馆的建设和展示,并逐步提升园区夜间环境,适时展开沉浸式文化活动。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荆州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李婷婷:全力打造文旅全产业链闭环服务,为游客提供全要素的服务,向全国展现我们荆楚文化特色。

在公安县志愿服务大厦,一场特殊的支部党日活动正在举行。作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甘辉芳想让志愿者们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发挥更大作用。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公安县蓝丝带志愿者协会会长 甘辉芳:志愿者要有创新和突破,发挥志愿者作用,特别是脱贫户中有返贫致贫风险的,我们要加大帮扶力度。

8年来,蓝丝带志愿者协会共开展公益活动3000多场,募集资金达400多万元,受惠群众达10000多人次。志愿者们表示,将继续关心、关爱困难群众,搞好“一老一小”帮扶活动,共享改革成果。

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一新的发展定位,是省委对荆州发展的重视、支持和重托,也是荆州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新使命。

6月28号,玖龙纸业(湖北)一期项目投产。从签约、开工到正式投产,仅用了两年时间,创造了其全球工厂建设速度最快的纪录。玖龙纸业全部项目建成后,年总产值预计可达230亿元。

玖龙集团董事长 张茵:下一步我们将统筹兼顾,抓好湖北基地的生产经营管理,同时开展二期、三期工程的建设。

好消息不断。近期,美的荆州洗衣机项目也即将正式投产。未来三年,美的集团电冰箱、洗衣机、楼宇经济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将在荆州形成500亿元总产值规模。

荆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业办副科长 郝栋:重大增长点,如美的冰箱产业园、美的洗衣机、亿钧耀能新材、玖龙纸业、嘉施利三期等重大项目,已经陆续顺利投产。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要求和打造“制造强国高地”、“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落实省党代会要求,荆州必须坚决树立工业优先导向,继续做强做大“4611”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培育新产业、壮大新动能、打造特色增长极。今年元至5月 ,荆州围绕11条市直重点产业链,共外出开展联动招商62次,接待客商234次,收集实效项目信息38个,签约制造业项目25个,签约金额186.1亿元。

荆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业办副科长  郝栋:截止目前,11条产业链已经拥有规上工业企业690家,组织体系初步建成,技术图谱全部编制完成,产业配套协作已初具雏形。

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制造强国高地,是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关键之举,更是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必由之路。

荆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潘进:进一步发挥荆州‘惟楚有才’的科教人才优势,实现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推进大学城、科创大走廊的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围绕新的发展定位,搞好战略衔接,荆州重点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五区五中心”为支撑引领,努力形成交通区位、基础条件、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公共服务优势。目前,荆州市共谋划五大领域基础设施项目195个,总投资8478.4亿元。

荆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潘进:锚定‘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目标,吃透省党代会的精神,迅速地开展政策疏理、工程策划、项目谋划、主动汇报、沟通衔接,争取将荆州的重大政策诉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纳入到全省的政策安排、工程布局和项目建设中。

打造全国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重点建设宜荆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启动荆州——岳阳高铁建设;建设长江综合立体交通枢纽,辐射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荆州交通也将引来加速发展全面升级的新时代。

在荆州站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几台大型打桩机正在施工,新建荆州站北站房为高铁站,项目桩基施工已完成90%,即将进入站房主体施工阶段。北站房建成后,每小时可发送高铁乘客1500人次。

改扩建荆州站技术部负责人 吴亚涛:整个荆州站是从原有的南站房三台八线改为四台九线,就是新增一台一线,它以荆门至荆州辐射南北两侧,连接汉宜线以及沿江高铁,对未来荆岳高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荆州站北站房的开工建设,完善和提升江北武汉-荆州-宜昌、沿长江、江南宜昌-荆州-岳阳三条横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东部随州-荆州-岳阳、西部荆门-荆州-常德的两条纵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形成“三横两纵”交通大通道格局。

荆州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  肖飞:形成联通长江黄金水道、洞庭湖水系的航运交通圈,荆州至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要城市的六小时高铁、两小时民航交通圈,与武汉、宜昌、襄阳、岳阳、常德等城市,一到两小时高铁和高速公路交通圈。

在松滋车阳河港,一艘艘船舶在这里靠港装卸货,通过水、公、铁多式联运,将本地丰富的煤炭、磷矿等资源和“海进江”的货物转运至鄂南、湘北、成、渝、滇、贵等地区。正在施工的进港铁路,将与焦柳国铁无缝链接, 进一步放大港口带动效应。

荆州港车阳河港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刘泽炎:我们这个项目建成以后,总泊位数将会达到19个,货物年吞吐能力将会达到200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会达到100万标箱,成为可满足各类货物多式联运,以及外贸货物口岸查验通关要求的大型枢纽港区。

“十四五”期间,荆州新谋划交通项目60个、总投资额达2258.6亿元。将重点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建设,形成“一隧十桥”江通道布局。推动“铁、水、公、空”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有效衔接,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宜荆荆都市圈内外高效联通。

荆州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 肖飞:依托浩吉和焦柳铁路,开展‘大宗货物铁水联运’,将海进江铁矿石、煤炭、粮食、木材运输至河南、陕西、山西等地;依托长江物流大通道,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服务鄂中南、湘北、豫南和西南、西北地区,出口化工和轻工业产品。

荆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潘进:着力推进荆荆高铁等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完善荆岳高铁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打造江汉平原高铁圈,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监制:郭小容

编审:徐瑗

主编:温少海

统筹:邱惠 周晓焕 王猛 陈衢

记者:湖北广电荆州融媒体记者站  何进 肖颖 荆州台 王章青 徐欢欢 陈孝伍 唐华 胡威虎 公安台 杨俊

新媒体编审:苏逸冰

新媒体编辑:李小涵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