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4000亩太子稻育秧忙
秧好一半禾 苗好七分收
“三夏”时节正是水稻
育秧插秧的高峰期
在孝昌县邹岗镇群爱村
双鹏家庭农场的
育秧大棚里
整齐的秧苗葱葱绿绿
长势喜人
付鹏志是一名80后,2015年,他回乡创业成立了双鹏家庭农场。每年育秧的时候,都是付鹏志最忙碌的时候。自5月以来,该合作社培育了4000多亩太子稻秧苗,被当地和周边村民抢订一空,订单十分火爆。
“前期育秧的工作,包括浸种、摆盘、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农户是不需要参与进来的,非常省心。他们只需要把种子交给我们,安排好插秧的时间就可以了。在技术方面,我们有多年的育秧插秧经验,所以大家对我们很信赖。” 付鹏志说。
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随着家庭农场的规模越做越大,付鹏志添置的农业机具越来越多,铲车、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无人植保机应有尽有。最近,为了更便捷地育秧,付鹏志又购置了新设备,让秧苗跑上了“流水线”。
“育秧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软盘到硬盘,到进口的流水线,一步步地更新换代。以前靠人力,七八个人一天可以育秧两千多盘,现在流水线升级后,在不出任何故障的情况下,一天可以做到一万盘,产量翻了几番。”付鹏志说。
好种出好苗,好苗订单爆。太子米作为孝昌县“四大产业链”之首,有着1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唐高宗时即为皇朝贡米,因皇太子喜食,得名“太子米”,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先后荣获全国农副产品博览会银质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知名品牌农产品奖和农博会畅销农产品奖等诸多殊荣。邹岗镇作为太子稻的核心主产区,因为品种和种植技术不错,所以前来购买秧苗的人络绎不绝,付鹏志的脸上乐开了花。
“政府在太子稻种植方面下足了功夫,引导农户种好太子稻。在资金扶持方面,每种一亩太子稻补贴100元,政府提供种子。为了支持太子稻产业发展,收购价在以往的基础上,每斤提高了0.1~0.2元,为农户和种植大户的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也提高了大家的种植积极性。”付鹏志说。
记者 | 王虹
编辑 | 李文莉
终审 | 高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