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建功先行区 奋斗在一线|湖北首创“街区一体化”治理

  2022-07-04 19:04:22
分享到: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方面,这件“千家万户的事”,正让千家万户受益。但改得好只是第一步,管不管得好,是能否真正建立老旧小区长效治理机制的关键。位于武汉市唐家墩街道的西马新村,在全国率先探索“街区一体化”治理新路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杨俊瑞,是武汉江汉区唐家墩街道的巡护人员,手机上的工单,却来自街道里的西马新村小区。

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道巡护人员杨俊瑞:“师傅您好,这个施工的话,需要把围挡打起来,把那个警示带拉好,因为这边涉及到儿童游乐场,注意一下施工安全。”

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道巡护人员杨俊瑞:“我们原来是属于街道办管,工作的话也只是在路上巡护,小区里的我们基本上是不管的,现在就是墙里墙外打通之后,我们就增加了在小区里面的巡查,小区就在街道上的话,我们巡查几分钟也就到了。”

不仅是巡护工作,在唐家墩街道,绿化、保洁等11位工作人员,他们既服务街道,也服务小区。之所以有这样的“双重任务”,是因为江汉区正在探索的“街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将小区与街道当成一个“大物业”,由江汉城资公司负责调度管理,资源共享。

江汉城资运营支持部负责人李晓菲:“我们用全域化的运营模式,比如说我们承接了唐家墩街道的环卫保洁和综合巡查的工作,收益能够反哺到我们老旧小区内,同时我们把这些市政的业务延伸到老旧小区内,覆盖了老旧小区公区的环卫和综合巡查工作。”

这样的人力资源共享,目的,就是为了省钱。一般情况下,老旧小区的物业费都会收取很低,如何保证物业公司的收支平衡,既是小区居民享受高质量物业服务的关键,也是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留得住、能长远的关键。

武汉市江汉城资运营支持部负责人李晓菲:“根据我们居民住房的面积,65平米以下每个月是30元,65到85平是40元,85平以上的房间是50元,按照均价来说最低是4毛6每平米,它是不足以支撑我们物业费的支出。”

人力成本,是物业管理最大的开支。江汉城资“街区一体化”模式的负责人李晓菲算了一笔账,如果保洁、绿化、巡护等工作,由自己聘人,每年的成本最少是110万,而与街道人力共享后,这项费用便免了,加上街道办每年给的委托费用,小区物业便不再捉襟见肘。眼下,为了让这种共享模式可以高效运作,物业还引入了智能化手段。

武汉市江汉城资运营支持部负责人李晓菲:“我们搭建了一个区级的智慧运营调度平台,实现市政和老小区物联设备的一些应用,比如说我们的云巡检系统,它其实在我们的摄像头内加入了AI的算法,对于城市所出现的垃圾桶满溢,老旧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的这种情况,它会自动告警,并且在我们的平台生成一个工单,派发给我们的工作人员,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

随着未来更多的市政业务接入到这个共享平台,老旧小区所能共享到的服务,也更加多元化。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法所副所长陈思:“这个模式将小区物业管理与当下正在推行的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结合在了一起,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统筹资源,这种模式最大的突破点就是让老旧小区的物业拥有了自我造血功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张君妍 郑杰 责任编辑 唐元)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