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襄阳男子22年打磨“一颗豆”

2022-06-22 09:43:22 云上垄上
分享到:

襄阳宜城市有这样“一颗豆”,在全省种植超3万亩、为社会增收700多万元。

在当地研发及推广种植人员眼里,它是一颗“致富豆”。

6月17日,该市月生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负责人邵继波站在试验田旁,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讲述“宜豆268”的故事。

“事情要从2000年说起。”邵继波说,当时,他在宜城市流水镇农技站工作,当地大豆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但由于品种原因,种植效益很低。住在农技站旁边的农民沈和富,种了30亩地,有西瓜、玉米和大豆。收获时,西瓜亩均收入近2000元,玉米八九百元,大豆亩均产量约100公斤,亩均收入不到400元。

“老邵,大豆我以后是真的不想再种了。”沈和富一番话,让邵继波心头一震。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有没有办法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益?”从那一年开始,邵继波决定研究大豆新品种。

邵继波采用的是传统系谱法杂交育种,前提是需要找到合适的父本、母本,不断杂交,培育出合适品种。

当时,全国豆种达上千种,怎么找?沿着抗倒伏、粒型大、成熟早等几个特征,邵继波数年大海捞针,查阅大量专业资料和相关新闻,足迹先后到了吉林、天津、山西、陕西、山东等地。

2004年,邵继波终于在山西找到“东大2号”,在山东找到“菏豆12号”,以此为父本、母本,开始了“宜豆268”的漫长育种历程。

“宜城当地大豆只能一年一熟,迭代一次。”为了加快育种速度,邵继波每年在宜城当地育一季,再将种子送到海南育一季。

没想到4年后,送去海南的种子快结籽时,被人破坏,浪费了半年,“之前宜城加上海南一年迭两代,之后只在宜城杂交,速度就慢了。”

从2004年到2018年,“宜豆268”已迭代至第十八代。2018年,“宜豆268”在参加省农业部门的评审时,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亩均产量187.85公斤,高度抗倒伏,蛋白质含量44.25%,含油量18.77%,评审总分排名第一,当场被荆州一家农资公司看中并买下,很快以更高的产量,更强的抗倒性,更早的成熟期等优势,受到大豆种植户的欢迎。

从2000年“寻豆”开始,22年过去。如今,“宜豆268”已在湖北各地生根发芽、结籽出油,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为社会增收700万元以上。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邵一玲

编审:谢珊


5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