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汉字解密|丝:你知道绞丝旁“纟”是怎么来的吗?

2022-06-10 23:40:57 
分享到:

我国是养蚕制丝的发源地,历代生产的丝织物,有着精湛的制作,高超的技艺。丝绸更是中国的特产,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丝”字,看看它的历史演变过程。甲骨文的丝像两束丝组合在一起的形象,而且每束丝的两端都打了结。有的甲骨文省去了丝线两端打结的结头。

金文中,有的字形跟第二种甲骨文一样,没有两端的结头,有的则只有丝线的下端有结头。

小篆承续了这种只有下端有结头的写法,而且线条更加规整、美观。《说文》说“丝,蚕所吐也。从二糸(mì)。”丝就是蚕所吐的像细线的东西,字形采用两个“糸”会意,丝的本义就是蚕丝。

隶书的丝将下部大结头的部分写成了点,繁体楷书进一步符号化,而且将右边下部的点写成了“小”,俗体楷书则将下部表示结头的点和“小”连写成了一横,成了我们今天的“丝”字。

丝本来指蚕丝。蚕丝是细长的、像线一样的东西,所以丝就可以引申指那些线形的、纤细的事物,比如头发丝、南瓜丝、粉丝。

我们可以看到,从甲骨文开始,丝字的字形都是由两把丝线组合而成,也就是由两个糸组合会意而成。既然这样,那单个的糸字,就是一把丝线了,甲骨文的糸字字形较多,我们来看看典型的几种,这些字形都是单把的丝线,有两端打结的,有一端打结的,还有两端都没打结的。

金文的字形中,有两端都打结的 ,也有两端都不打结的。

小篆则是下端有结头的写法,字形更规整、美观。《说文解字》说:“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意思是糸就是细丝,字形像一束细丝的形状。

既然“丝”和“糸”字形上都由“糸”组成,意义上就自然有共同点了。“丝”和“糸”是两个字,古代也是两个部首,比如《说文解字》和字书《玉篇》,就是把它们分为两个部首的。后来,这两个字的字音和字义都合二为一。例如较晚的宋代《集韵》,就把这两个字当成了同音字处理,并说“糸”是“丝”省去了一边。后来有的字典字书又把“丝”归到糸部,于是就没有“丝”这个部首了。“糸”字作为部首时,下面的“小”后来被写成了三点,再到后来,草书中把三点连写成了一横,跟我们现在的“纟”旁一样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纟”旁的字其实在古代都是以“糸”作为部首的,这些字的含义基本都跟丝或者丝织品有关。(主讲人:杨逢彬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89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