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出书了!《鄂州雕花剪纸艺术》新书首发

  2022-06-09 21:08:44
分享到:

还记得在2021年中国文旅部在上海举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吗?大幅作品《花样故事》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展出。这幅作品的作者是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鄂州雕花剪纸项目省级传承人曹小琴。

鄂州雕花剪纸艺术作为“中国剪纸”的一个分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了能够传承这一艺术,6月9日下午,《鄂州雕花剪纸艺术》首发式暨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曹小琴就是这本书的主编。她介绍说:“鄂州雕花剪纸是鄂州本土一项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原来是作为绣花的底样——老花样的形式存在,主要用刻刀和蜡盘作为工具。老样花上运用了很多刀法,如破刀、暗刀,在有些图案装饰上用刻刀将图案均匀扎破或扎小孔,意在给绣花人指导刺绣针法,比如参针、打籽绣等。”

自2021年4月,该书正式立项,在鄂州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市文联的精心组织下,经过10个月的紧张工作,《鄂州雕花剪纸艺术》于今年2月如期付梓。书籍收录了从1864年的第一个艺人郑乔祝到2021年的儿童剪纸,时间跨度157年,将鄂州老手艺人创作的一些原汁原味的花样与新一代剪纸人创作的符合新时代潮流的剪纸作品共同编撰到一本书上,完整地呈现鄂州雕花剪纸的发展脉络。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陈日红说:“这本书的出版一是对国家非遗文化战略的呼应,二是激起更多年轻人对非遗传统手艺的重新认识,对传统的剪纸进行梳理,脉络清晰,更方便我们将鄂州雕花剪纸传播出去。”

鄂州市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张用剑说:“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这本书既然是一项世界非遗,我们不仅要走出鄂州,走出湖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那么就必须要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并且随着鄂州花湖机场的进程,我们国际间相互的交流更加频繁,这本书就是一张对外交流的名片。”

《鄂州雕花剪纸艺术》全书6万余字、图片400多张、532页,全书采用中英双语编译,在封底专页,还印有二维码,读者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从动态视频中,了解鄂州雕花剪纸的历史和当代剪纸的发展情况。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璐 谭思为 责任编辑 骆璟)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