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冯宇:“兵支书”建功乡村振兴“新战场”

云上巴东  2022-06-02 14:36:12
分享到:

水谷坝村一角

5月28日,巴东县大支坪镇水谷坝村龙太坪(小地名)烟叶基地,勤丰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着起窝、施肥、放置烟苗,田间忙碌的身影与一排排起垄整齐的烟田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发的乡村图景。

“今年烟苗长势好,烟叶厚实,下半年收益应该会很不错。”水谷坝村党支部书记冯宇忙在田间,指导村民移栽烟苗,私家车变成了运输车,转运烟苗和农机具,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胸前有党徽,心中有信仰。从部队到企业,从致富能手到“领头雁”,冯宇扎根基层的每一个脚印都踏实有痕。在村任职四年,建强支部、发展产业、服务百姓,将人人避而远之的“穷地乱村”建成“湖北省生态示范村”。

冯宇给村民讲解村规民约

318国道穿越水谷坝村,多年来的“国道经济”让村民的日子较为殷实。随着高速、铁路的贯通,国道失去原有的繁华,人们的思想也开始滑坡。村里人心不齐、矛盾迭起,村容村貌脏乱差,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些都制约了村经济的发展。2018年,水谷坝村被巴东县委确定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2003年退伍后,冯宇在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工作。2018年,冯宇回乡在大支坪集镇开办了辉鹏汽贸车辆经营点,收入可观。但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数。2018年,冯宇怀揣初心,作为致富带头人回到村里进入“两委”工作,决心改变家乡“人穷地乱”的现状。

由于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群众工作难做,冯宇常吃闭门羹,被村民唤为“愣头青”。

八组村民吴某平和堂兄弟吴某鱼因修入户公路发生矛盾,导致修好的入户公路无法正常使用。矛盾不出村,这是底线。冯宇三番五次走访周边村民,向村里老党员讨教,理清问题脉络,分头与两家谈心交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冯宇用一颗公心,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圆满化解了两家矛盾。

“我想给冯书记送面锦旗。”事后,吴某平常这样说。都被冯宇婉言谢绝。

通过这件事之后,冯宇深深感觉到村民的法治观念非常淡薄,遇事“横”字当头,完全没有法律意识。于是,冯宇请来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的法律专家,深入基层为村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3场,800多名村民聆听讲座。

同时,冯宇以党建为抓手,建立健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工作制度,把全村党员、乡贤能人力量都调动起来,参与到村级治理中,组织党员领办实事37件。

老党员腿脚不便,村党支部上门送学;流动党员长期在外,村党支部寄书籍送学。以村小组为单位,冯宇还每月坚持“月例会”带头讲党课,努力营造党支部班子团结有力、党员风清气正、群众心齐劲足的浓厚氛围。

冯宇指导村民移栽烟苗

想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面临产业不成规模的桎梏,冯宇带头成立巴东县水谷坝村勤丰专业合作社,垫资种植安吉白茶145亩,引进发展龙山百合200亩、白茶育苗基地65亩,带领村民直接收益80多万元。村民腰包鼓了,发展信心增强了。

今年,冯宇出资150万元,流转土地300亩,发展白茶150亩、烟叶150亩。引进巴东炎祖茶业有限公司、湖北夷恒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老百姓发展白茶650亩。为让市场主体引得来、留得住,冯宇带着企业老板分片召开屋场院子会8次,宣传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及惠农政策,让村民面对面与企业老板交流、签约,既坚定了市场主体的信心,也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

多年来,水谷坝村村集体经济一直是“空壳”,通过政府奖补和铁塔征地收入,化解村级债务近30万元。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水谷坝村成立了水谷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但合作社既无资金,也无产业,没有任何收入渠道。为此,冯宇经过反复思考,从自己专业合作社为村集体经济流转烟叶150亩,回收成本后,所有利润全部给予村集体经济。

村民在美化庭院

如今,水谷坝村已彻底甩掉“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帽子,致力于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全村建白茶基地800亩、烟叶150亩、玄参115亩、蔬菜180亩,形成以安吉白茶为主、蔬菜,药材为辅的“一长两短”产业格局,并成功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同时,村党支部号召全体村民开展庭院美化活动,引导百姓种花种草,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资金打造农耕文化,修建特色农耕雕塑7座,建成“崇德尚美”红色广场200平米,特色游牧道2公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们将握紧党建引领‘方向盘’,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打造特色庭院和采摘园,开办农家乐,把游园、品茶、采摘、体验有机相结合,努力把家乡建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示范村。”面对未来,冯宇信心满满。

(云上巴东记者  黄华  编辑 邓雅君 审核 赵万军)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