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图文】通山:发展枇杷经济 助推乡村振兴

2022-05-30 10:57:07 云上通山
分享到:

五月枇杷正当时,漫山遍野黄金果。5月27日上午,2022年通山枇杷产业融合发展洽商会在大畈镇大坑村枇杷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通山县枇杷产业发展办公室、大畈镇人民政府、通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了18家各级官方媒体、10位特邀主持人、网红达人助力推介“隐水枇杷”。

▲2022年通山枇杷产业融合发展洽商会现场。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奇宣布枇杷产业融合发展洽商会开幕。

▲嘉宾们参加枇杷产业融合发展洽商会开幕仪式 。

▲活动现场,群众们热情高涨。

活动当天,武汉、咸宁、黄石等周边地市和省外的近千名游客慕名而来,体验亲手田园采摘的乐趣,品尝原生态的美味盛宴。武汉市民李敏和同伴们一起驾车从杭瑞高速一出隐水洞收费站,就直奔李七松的枇杷园。她们就迫不及待地吃了几颗汁多肉厚、甜酸适度、爽口提神的新鲜枇杷。“我连续来了三年,这里的枇杷品相好,味道甜。”除了跟随乡亲们到果园里采摘新鲜枇杷,李女士她们还品尝到了经过窖藏发酵后,色如琥珀、口感甘醇、回味无穷的枇杷酒。

▲枇杷园里,一串串金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

▲枇杷果农正收获着黄澄澄的枇杷,汗湿衣襟,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通山地处幕阜山脉腹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富含微量矿物质元素,为枇杷种植提供了优质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生长环境。通山种植枇杷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四百余年,通山枇杷产业历经多年蓄势发展,近年来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组织化的良好发展局面。

▲相关专家对产业发展前景进行现场研讨与推介。

通山县枇杷现有栽培面积3.8万亩,全县12个乡镇均有分布,2021年枇杷产量2.12 万吨,产值1.91亿元,枇杷产品加工产值0.46亿元,枇杷产业规模效益位居我国中南五省第一。

作为富民强县的明星产业、特色经济增长极的通山枇杷产业,其长足的发展势头和强劲的辐射带动,积极推进大畈枇杷数字化、电商化和链条化发展,着力培育打造业态丰富、功能多样、链条完整、利益联结紧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畈枇杷全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共同富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义深远。

▲品尝一口爆汁的枇杷,满满的幸福感。

▲又大又黄、皮薄肉厚、香气浓烈的枇杷,着实喜人。

在板桥果园门口,面对顾客询价,袁秀清的回答热情活络,“只要游客进了采摘园,收入肯定比零售要多一倍。“除了促进农旅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的途径还有不少。通山县协力绿色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现场,隐水村村民郑文勤数着刚卖出枇杷得到的400元钱,十分满意。“去年只卖了2000元钱,今年已经卖出了3000元钱” 郑文勤介绍,虽然卖价比自己零售低,但省时省心,总体算账还不错。

▲在展示现场,一盒盒枇杷花茶、枇杷膏引人注意。

该公司收购枇杷,主要用于做枇杷果酒。负责人阮峰介绍,枇杷生产有大小年之分,大年产品容易积压,平常残次果也不好处理。而采取低温发酵酿酒,是不错的选择。目前,公司建成的枇杷酒庄年产枇杷酒500吨,产品俏销武汉、北京等地,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

▲枇杷园里枇杷仙。

在展示现场,一盒盒枇杷花茶、枇杷膏引人注意。“这些都是当地农民日常用来预防感冒的。”为了进一步提升附加值,公司将疏掉的花收集做花茶,将秋季的落叶收集,试炼了一批枇杷膏。“每亩只按100斤枇杷叶计算,一年就是100多万斤,价值巨大。”阮峰对此信心十足。

▲枇杷园里枇杷仙。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大畈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鼓励群众自主发展农家体验、果蔬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逐步构建“赏生态景、住农家屋、吃乡土菜、品四季果”的旅游模式,打造独具大畈特色的旅游品牌。

▲枇杷园里枇杷仙。

“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名镇,推动全域旅游绿色发展。”徐良开表示,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山水富民、旅游兴镇”的思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把大畈打造成旅游名镇、生态绿镇。

▲在展示现场,一盒盒枇杷花茶、枇杷膏引人注意。

此外,洽商会汇聚枇杷产业链企业参展参会,首次推出枇杷音乐节,赠送伴手礼等丰富多样活动。通过全媒体整合发力,以直播+带货为载体,拓展线上直播、线下展销一体化新模式,着力打造业态丰富、活力多彩的农旅盛宴,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助力通山文旅市场复苏与振兴。

(编辑:葛素文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

0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