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全球约确诊80例猴痘病例!什么是猴痘?如何防治?

  2022-05-21 12:23:24
分享到:

近半个月来

全球约确诊80例猴痘病例

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美国

相继报告发现猴痘确诊病例后

更多国家于19日和20日报告猴痘病例

那么

什么是猴痘?

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1958年在实验动物猴子身上被发现,该病于1970年初次在人类中发现,主要见于非洲中西部雨林国家,临床表现类似天花。尽管人感染猴痘病毒的致病性较其同类病毒天花病毒轻,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致死率为1%-10%

2022年猴痘疫情最先被英国在当地时间2022年5月7日发现。当地时间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就猴痘召开紧急会议。

猴痘如何传播?

猴痘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直接接触到受感染的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伤口。人类之间的二次传播主要由于密切接触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或被患者体液或病变组织污染的物品(如患者皮疹破裂后流出的液体沾染的衣物、床单等)。猴痘病毒能在呼吸道飞沫中存在,但通常需要长时间面对面接触才能传播。

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猴痘的潜伏期(从获得感染到出现症状的间隔时间)从6天至16天。可将感染分成两个阶段:            

1.发病期(0~5天)            

特点是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痛(肌肉疼痛)以及倍感无力(精神不振)。            

2.皮肤出疹期            

此时处于不同阶段的皮疹几乎同时出现在脸上、手掌和脚掌上以及躯干部位。皮疹的变化从斑丘疹(底部扁平的病变),一直到小水疱(充满液体的小疱)、脓疱,大约10天左右伴随而来的便是结痂。可能需要三周时间结痂才能完全消失。            

病变的数量从少数几个到几千个,影响到口腔黏膜、生殖器以及结膜(眼皮),还有角膜(眼球)。            

有的患者在出现皮疹前,会发生严重的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病的出现可能有助于识别猴痘,因为天花或者水痘都不具备这一特征。

猴痘症状通常持续14至21天。

建议:

由于猴痘的有些症状跟其他出现皮疹的疾病相似(比如带状疱疹,性传播病毒造成的皮疹),可能有些猴痘患者被误诊为其它疾病。

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后,应引起警觉并立即前往就近的医院就医。

四、如何防治?

因为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针对天花病毒的疫苗对猴痘病毒也有保护效力,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的效果约为85%。常见的家用消毒剂可以杀死猴痘病毒。照顾患者时建议穿上防护装备。            

与此同时,在进行野外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避免直接接触野生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伤口。被野生动物抓咬后,应及时就医处理,并时刻关注后续伤情,如有不适第一时间就医并报告。

世卫组织建议,前往疾病流行地区旅行期间,或从流行地区返回时的任何疾病,都应报告给卫生专业人员。疾病流行国家的居民和前往疾病流行国家的旅行者,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患病动物,并应避免食用或处理野生动物或野味。

世卫组织还强调,应认识到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消毒剂进行手部卫生清洁的重要性。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张文杰)

责任编辑 张文杰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