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带你走进中国医用超声科普基地
中国医用超声科普培训教育基地
追寻中国医用超声发展应用的历史印迹
中国医用超声科普培训教育基地
中国医用超声科普培训教育基地(以下简称“超声基地”)由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湖北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三方联合建设。
“超声基地”建在湖北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内,是全国第一家全面记录中国医用超声发展历程的科普教育培训基地。在不远的将来,“超声基地”拟扩充为国内乃至全球第一座集“展示、科普、培训”为一体的超声博物馆。
“
展览亮点
1
“超声基地”以中国医用超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时间轴,记载中国超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发展历程。
2
“超声基地”力求将中国医学超声设备自诞生之日起的每个足迹,及中国超声医学先驱者们的卓越贡献展现给广大参观者。
3
展厅内汇集了国内外医用超声各时期的典型代表机型;展示了现代超声设备飞速发展的科研成果以及超声产业互联网 + 人工智能时代的光明未来。
1
国产超声的崛起
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在我国已有约60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超声诊断设备的需求量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黑白超到彩超,从谐波造影到弹性成像,从人工识别到人工智能,新的功能和应用层面在不断拓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在“超声基地”里,我们可以看到超声仪最早的模样:
从A超,到模糊不清的灰阶超声,一点点进步,再到多普勒超声,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超声仪器不断更新换代,图像越来越清晰,功能越来越全面,从常规超声到三维超声,到超声造影、便携式超声,再到5G时代的远程会诊……
历史区 超声仪曾经的的模样
1983年,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量产超声机CTS-18(汕头超声),作为镇馆之宝存放在基地内
超声波妇科诊断仪
华西B超
SNJ2031(无锡海鹰),1988年投产,功能齐全、性能稳定、图像清晰,可与日立媲美
现代区 超声仪曾经的的模样
台式彩超机
超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
5G远程超声机器人
互联网便携式彩超
掌上超声
2
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
王新房
王新房,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中国超声心动图学奠基人、学界泰斗、国际著名超声医学专家,是世界上拥有“世界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桂冠的第一位华人,曾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他被国际心血管超声协会授予“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称号并被赞为“中国的菲更鲍姆”(菲更鲍姆:世界超声医学界领军人物),是我国超声心动图医学事业的奠基者。
武汉,曾经在中国超声医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50、60年代在超声临床应用上,中国有一批著名的超声专家来自武汉。王新房教授,中国超声心动图发展中的先驱者,也是胎心超声监测第一人,被誉为“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
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医生只能靠听、摸来了解胎儿在母体中的情况,听不到胎儿心跳,胎儿的存亡情况医生无法知晓。
1963年,王新房和同事用超声波检查一名孕妇的子宫时发现,宫腔内有反射摆动,推想这应是胎儿的肢体活动。“既然能了解肢体活动,胎心活动是否也能了解?”
王新房开始尝试用两个超声探头,一个连着孕妇心脏,一个连接胎儿心脏,得出两个快慢不一的波段,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了胎儿心跳反射。这一成果对诊断早期妊娠、确定胎儿是否存活等具有重大价值,很快在全国推广。
1963年,王新房和同事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超声心动图仪。
今天,医学超声事业的辉煌,是无数超声先驱者为我们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无数超声后辈们的厚积薄发,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引领下发展,中国医学超声事业的未来,无限可期。
3
体验互动
“体验互动”部分是参观者参与亲身互动的区域,上机体验超声检查过程,观看正常或异常图像。
展示目的是使参观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超声设备,并能够亲身体验,以“感受”、“观看”、“倾听”三种方式来培养非超声行业人员对超声的兴趣,并努力成为本行业人员不断学习的“第二课堂”。
体验区
目前,“超声基地”依托自身丰富的藏品资源和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学者队伍,办成了集产、学、研、检、用结合的学术交流平台与超声文化展示的窗口,已成为关注超声技术的学生及各界人士了解学习的“科普课堂”;同时,也为在武汉筹建第一座中国超声博物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参观指南 ||
·场馆·
中国医用超声科普教育基地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高新大道507号(湖北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内)
展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采取预约制。预约电话:027-86777791-1882
周一至周五9:00-16:00开放,节假日闭馆,特殊情况除外。
·其它·
院内免费停车
需出示健康码、行程码、48h核酸阴性证明
参观过程中戴好口罩,注意疫情防护
来源:超声科普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 梁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