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襄阳 | 襄城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2022-05-05 21:10:04
分享到:

服务重点项目 不断刷新“襄城速度”

今年以来,襄阳市襄城区按照省、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部署,秉持亲商、安商、惠商的服务理念,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主线,打造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和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全力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在龙蟠科技襄阳产业园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对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

龙蟠科技襄阳产业园人力行政经理 胡柳:“我身后这条生产线将生产我们的可兰素、车用尿素这个产品。目前产线正在进行一个紧张的调试阶段,预计在5月18号进行正式投产。”

江苏龙蟠科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环保精细化学品企业,2021年3月28号,龙蟠科技与襄城区政府签署项目投资协议。襄城区当即成立工作专班,在该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进度上全面提速。

襄阳市襄城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 张雄锐:“我们工作专班每天在项目现场进行现场调度,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图审报审,还有水电路气的配套这一块,每天在现场进行逐项的研判、解决,我们仅仅用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56000平方米的厂房代建任务,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入驻投产。”

6个月的建设周期,再次刷新了“襄城速度”,同时,代建厂房也为企业减轻了资金压力,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

龙蟠科技襄阳产业园副总经理 高亭:“快速实现了整体厂房的拔地而起,这也体现了我们襄城的速度。我们把有限的资金,在科研和市场方面加大了一些力度,从而保证我们企业能够在当地更好的发展。”

贴心的服务坚定了企业投资的信心,江苏龙蟠毫不犹豫与襄城区再次签约,扩资建设新项目。

龙蟠科技襄阳产业园副总经理 高亭:“我们集团2021年12月与襄城区签订了磷酸铁锂项目,计划投资19个亿,4月8号已经进场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1月18号进行投产。达产以后,年产值能够达到100亿以上。”

龙蟠科技的全面达产,将为襄城区乃至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活力。襄城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快速形成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使得全区重大项目形成集群化态势和规模化效应,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襄阳市襄城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 张雄锐:“我们襄城区成立了项目‘双包保’的服务机制,及时地跟进项目,为项目提供全链条全过程的综合协调服务,解决了企业从签约到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一系列的难题,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自我加压 打造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

襄城区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时限。通过窗口前移、发放“惠企政策推介卡”、“红黄绿超时预警机制”等举措,服务企业和群众的能力不断提升。

近日,襄阳泽东化工的曾宪勇正为公司新项目的建设忙得不可开交。按照以往的办事经验,曾宪勇向公司申请了一个月的报审时限,没想到两天就给办完了。

襄阳泽东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建部部长 曾宪勇:“过去需要两至三个月方可完成报建,现在两天之内就已经全部办完,为我们企业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及报建成本,使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项目建设和发展中。”

泽东化工是襄城区一家以生产磷铵、碳铵等产品为主的化工企业,年产值20.7亿元。今年2月份,泽东化工决定新建年产百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得知这一消息后,襄城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企业送上了“惠企政策推介卡”,并现场帮助企业填写表单、准备材料。

襄阳市襄城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 朱梦迎:“我们将惠企政策、办理流程、办理材料进行了汇总,制做成了这个惠企政策推介卡到企业进行发放。我们还特别提供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代办服务,由我们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企业,了解企业目前的项目进展情况和需求,协助企业准备办理的申报材料。”

一方面窗口前移,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报审时间;另一方面自我加压,设置“红黄绿超时预警机制”,提升窗口办事效率。

襄阳市襄城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 朱梦迎:“将不同办件标注为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他现在办理的一个情况。比如说我们快超时的办件,它就标注为黄色,那么这个系统就推送给各个部门的业务人员,那么我们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也会有我们工作人员在对今天的情况进行一个汇总,把快超时的办件尽快地办结。”

双管齐下,襄城区行政审批局办件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从2021年3月施行以来,月均办件3万次,无一例超时。同时,通过开展“减流程”专项行动,实现231项办理事件在窗口可现场办结,101项审批事项减少了305个审批环节,“0跑腿”事项比例达55.42%。

襄阳市襄城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 陈香娥:“目前我们装修、信息化建设都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联调联试,预计5月份正式对外开放。”

襄阳市襄城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 曾忠诚:“让政务服务事项从‘能办’向‘好办’转变,通过‘硬减’和‘免提交’,(共)减少政务服务材料提交1151份。”

襄阳市襄城区行政审批局局长 张继平:“我们以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作为抓手,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加强窗口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好‘专才’与‘通才’的问题,通过多途径解决‘一窗通办’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我们服务企业和群众的能力不断提升。”

智慧审批 提供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

个体工商户是襄城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提高审批效率,襄城区在全市率先启用个体登记智能审批自助服务终端,为个体工商户投资兴业营造高效便捷的市场环境。

作为一名90后创业者,汤晓彤想要开一家自己的服装店,可对于注册流程却不太了解。抱着问询的态度,汤晓彤来到襄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窗口,没想到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当场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襄阳市襄城区商户 汤晓彤:“到行政服务大厅的自助服务区,这边有台设备,然后把信息录入一下,营业执照就可以直接打印出来了,5分钟就办出来了,就很快。”

申请人只需要拿一张身份证,按照系统提示录入信息,机器自动审核、打印营业执照。作为襄阳市首台“智慧审批一体机”,襄城区自推行登记注册“智慧办”以来,深受个体商户的好评。

襄阳市襄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周拥军:“2021年10月已推广运用到在商户比较集中的社区服务中心,打造了7×24小时随时随地的‘智慧政府’,让企业不跑路,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硬件加强,服务更要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效能,襄城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并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

襄阳市襄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股四级主任科员 余寅:“首问负责制也就是办事群众来到窗口,我们第一个对他进行接待的窗口人员,对他的办事流程所要提交的资料进行解答,并从头跟踪到尾,直到这个业务办结为止。”

“首次接办、全程跟踪、负责到底”,站在企业和群众的角度主动沟通、协调,明确告知具体的办理方法和路径,切实做到了“服务有温度、落实有力度”,为经营主体提供了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

襄阳市襄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周拥军:“实现了2022年第一季度开门红,新增市场主体8130户,增长率和绝对值位居全市首位。”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程,襄城区始终坚持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政策措施落实;破解制约因素,助推企业快速发展;加快改革步伐,提升审批服务水平;维护市场秩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务实有效的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建设大美襄城、加速中心崛起提供有力保障。

襄阳市襄城区委书记 周俊明:“下一步,襄城区委、区政府将始终坚持新思想引领,锐意创新,勇于突破,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深度开发网上政务大厅APP和各类便民运用,摸拟先批、预约等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审批效能和服务水平。同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要素配置等关键环节,高效破解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厚植投资兴业沃土,以奋进的姿态全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营商环境。”

监制:郭小容

编审:徐瑗

主编:甘泉

统筹:邱惠 周晓焕 李碧荣

记者:湖北广电襄阳融媒体记者站  李晓雨 廖云翔 张雪晶 通讯员 曾忠保 唐姗姗 李紫璇

新媒体编审:夏金

新媒体编辑:张煜


责任编辑 张煜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